作為一個競爭者,于飛認真對待每個對手,皮爾斯想在喬丹身上得到的東西,也是于飛想要的。
因此,于飛極其嚴肅地面對皮爾斯,結果呢?皮爾斯嬉皮笑臉地打球,像朋友一樣說垃圾話。
于飛和他沒有那么熟,于飛也不想和自己的對手親近。
從這一點來看,喬丹認為于飛和自己很像。
不過,喬丹為于飛從未主動向他示好而不滿,這是他至今壓著于飛,不讓他打首發的原因。
作為一個菜鳥,你可以心存驕傲,可以有自己的脾氣和性格,可以因為年輕而對老將表示不敬,但絕不能不知道誰是球隊的主人。
于飛不知道,或者說他不承認。
喬丹既是球員也是老板,他就是主人。
于飛不認他這個主人,入隊至今沒有主動和他說過一句話,開過一個玩笑,甚至沒有虛偽地關心過他的腱鞘炎傷勢。
這種漠視比夸梅·布朗的軟弱與無能更讓喬丹生氣。
今天賽前和于飛交過手后,喬丹逐漸搞懂了對方的心思。
于飛想和自己競爭,他不會低頭,不會表現出謙卑,不會有任何菜鳥的自覺,他想要的不只是首發,還有球隊的掌控權。
這與道格·柯林斯的判斷一致。
于飛有野心,喬丹應該高興。
但他今天發現自己可能無法在球場上統治于飛。
那么這件事情就變得微妙了,他要像給魔術師讓位的天勾一樣讓出自己的地位嗎?
如果非要做出一個選擇,喬丹寧愿當1992年的拉里·伯德,他要驕傲地走到最后,至于于飛,讓這個狗日的菜鳥像雷吉·劉易斯一樣去死吧!
于飛下場后,布朗的狀態也快速下降。再沒有人給他做球,喬丹的指揮夾雜著咒罵,讓他如履薄冰。很快,布朗被換下了。
“歡迎回來!”泰倫·盧搞笑地說,“這兒永遠是你的家!”
于飛也戲謔地問道:“你和邁克爾搭檔的時候怎么像突然不會打球了一樣。”
布朗用一句完美符合無藥可救的y世代廢物的話回答了于飛:“因為邁克爾不讓我做自己。”
“噓,不可直呼長者的名字,要叫老板。”
史蒂夫·懷奇興致勃勃地觀察著場下的年輕球員對喬丹的抱怨與玩笑,然后,場上的喬丹就像戰神一樣,恢復了開局的表現。
只要有體力和手感,喬丹依舊是個難以對付的球員。
凱爾特人在第二節領教到了。
被于飛搞了心態的皮爾斯反而失去了首節的活躍,面對喬丹連連吃癟,反而是凱爾特人的大當家站了出來。
可是,喬丹仍然是場上最閃耀的那個。
靈性反跑后空中接力上籃;
油漆區正中央位置接球轉身跳投;
標志性地交叉步運球急停跳投。
他又找回了狀態,并用復出以來的最佳表現證明自己依舊是球場的統治者。
皮爾斯受挫,沃克聲勢不及,喬丹仿佛從未離開過一樣。
史蒂夫·懷奇回想起年初他在奇才隊辦公室里聽喬丹談論他對比賽的渴望。
這不就是他回來的原因嗎?
職業運動,尤其是籃球,之所以與幾乎所有其他運動項目如此不同的原因就在于它們只有nba這一個獨一無二的世界頂尖聯賽。因此,頂端的空間極其有限,窄得像漏斗,頂端只能留給一個球員。因此,它完全不像好萊塢的娛樂產業,比如電影行業,總是有足夠的空間給偉大的老演員和未來可期的新演員:帕西諾和德尼羅可以與老成的尼克爾森和霍夫曼共存,更年輕的西恩·潘、丹澤爾·華盛頓和羅素·克羅等明星不會占據他們的生態位,好萊塢永遠不會拒絕新星上位,他們允許這些人在同一個萬神殿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