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nba,從麥肯時代就誕生了一條永恒的法則:必須有人倒下,才能有人崛起。那些處于頂端的人只有通過打敗競爭者才能保持地位。24秒摧毀了麥肯,拉塞爾年復一年地統治張伯倫和西部,魔術師贏得了黑白之爭,而最特別的是喬丹。
斯特恩所統治的聯盟和喬丹的團隊莊嚴地講述著喬丹對球隊理念和勝利的承諾,由此掩蓋了一支足以奪冠的團隊對超級巨星的重要性。最終,這一切宣傳鑄就了喬丹的神像,就像所有取得成就的籃球運動員一樣,每個人都被迫以喬丹的標準進行比賽,如果沒有統治對手,如果不能在最后時刻接管比賽,如果你逃跑了,如果你走了捷徑,那么你永遠不是喬丹。
皮爾斯是迷信喬丹的一代,他們在后者的傳奇故事中成長,并渴望書寫自己的喬丹傳奇。
所以,他對喬丹大放厥詞,并想要在比賽中戰勝對方。
史蒂夫·懷奇理解這場比賽的幕后背景,于飛是一個變數。
他的表現,行為,和話語都表明他也想成為這場競爭中的一員。
但是喬丹不給他機會,皮爾斯不把他當對手。
這就是他做出不理智行為的原因。
不過現在看,他已經冷靜下來了。
但懷奇覺得,讓當代的埃爾文·海耶斯冷靜下來并不是一個比讓他情緒化更好的主意。
喬丹打滿了第二節,帶領奇才以50比43結束上半場。
然后,下半場理所當然地繼續首發。
皮爾斯和沃克都熄火了,喬丹單節拿下7分,這本該是奇才一波帶走凱爾特人的關鍵節次,然而,綠軍的新秀喬·約翰遜卻勇敢地站出來回應了喬丹,使比賽依然有懸念。
第三節最后三分鐘,于飛回到了比賽。
他知道自己最多就打完這三分鐘的時間,因此一秒也不能浪費。
最后這三分鐘,于飛完全是球霸,全程控制球權,先命中一記三分,再投進一記兩分,可惜的是,給隊友喂的餅全部被吐出來了。
第三節結束,于飛在6分02秒內拿到9分2籃板2助攻,奇才帶著9分的優勢進入最后一節。
第四節,柯林斯果然用喬丹換下于飛。
于飛穿上出場服,以免著涼。
雖然只打了6分鐘,但全力拿到了9+2+2的數據,還算過得去,正負值也是正的,雖然今晚他們大概率贏了,但如果不小心輸了,那也是球隊輸了,而不是他輸了。
最后一節開始的時候雙方手感都不好,互相打鐵,但從第七分鐘開始,皮爾斯主動對位喬丹,使得比賽氛圍達到高潮。
但皮爾斯高估了自己的防守,面對他,喬丹兩次跳投得分。
只是,安托萬·沃克充滿責任心的個人表演來得有點突然。
原以為喬丹末節單節10分已經可以奠定勝局,但沃克單節18分的表現卻讓凱爾特人在終場前3分鐘反敗為勝。
然后,下半場基本被喬丹踩頭打爆的皮爾斯知恥后勇,用一記三分擴大分差。
開場到現在只休息了6分鐘的喬丹開始感到疲憊。
老東西一旦疲憊,就會犯錯。
喬丹突到籃下上籃不中,自己搶到進攻籃板卻出現了走步違例,然后,回過頭來又被凱爾特人完成一記2+1的反擊。奇才已經落后5分。
還是喬丹,面對皮爾斯,強起后仰,卻被封蓋。
皮爾斯追上球完成反擊,凱爾特人領先到7分。
這一回合在事實上殺死了比賽的懸念。
奇才沒有神準的三分手,喬丹累了,拿下全隊第二高分的萊特納只能打順風球,沒有人可以站出來。
最后一分鐘,奇才絕望地連投三分,但一球都沒進。
于飛沉默地等待失利,比賽結束前40秒,柯林斯看了于飛一眼,想知道他是否愿意上場再打幾秒鐘,但身著出場服的于飛表明了態度。
場上出現罰球時,喬丹已經完全放松了下來,奇才輸球在即,但他卻有和裁判諾蘭·費恩聊天的閑情逸致,看得出來他們認識,并且關系不錯,費恩還開了個玩笑,并讓全國觀眾看見了一個罕見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