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起到效果的,是砍鄧。
當鄧肯持續地被送上罰球線帶來兩罰中一,作為評論員坐在場邊的比爾·沃頓回憶起了鄧肯季后賽至今的罰球災難。
季后賽首輪對太陽的第一場,鄧肯在第四節錯失了關鍵罰球,并在加時賽里4罰1中,讓馬刺在主場輸球。半決賽對湖人的第一場,馬刺全場得到壓倒性的35次罰球,卻罰丟14球,鄧肯一人貢獻了其中的一半。
于飛認為鄧肯是六邊形戰士。
其實這是個過于絕對的判斷。
鄧肯不是沒有毛病,罰球是他最大的弱點。
他曾在99-00賽季短暫地解決了這個問題——那個賽季他的罰球命中率達到了76%,卻沒有長久保持。很快,他的罰球命中率又跌回70%以下。
不過,這并不是鄧肯一人的問題,馬刺全隊普遍罰球不好,只是鄧肯作為核心,如果他的罰球肉眼可見地爛,對手自然會在他身上做文章。
卡爾的策略奏效了。
鄧肯走上罰球線表現出明顯的不自信,他越擔心罰丟球則越難以保持罰球的穩定性。
他的罰球每次偏出,都給雄鹿帶來了反擊機會。
這是于飛最喜歡的時刻。
上半場,馬刺以11分的分差落后。
波波維奇表情陰沉地說:“我們的罰球不好,這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在一個鄧肯的罰球命中率向奧尼爾看齊的夜晚,馬刺最具優勢的內線卻無法依靠個人進攻來完成統治,這是馬刺的最大痛點。
因為雄鹿會在鄧肯完成進攻之前把他送上罰球線。
雄鹿學會了馬刺的哲學。
那就是為了贏不惜代價。
馬刺讓比賽變得丑陋,雄鹿的砍佛戰術則讓比賽完全失去了觀賞性。
但誰能對他們說半個不字呢?
下半場,鄧肯強勢完成2+1,仿佛要證明上半場的糟糕發球手感已經隨風而去。
然后,于飛運球過半場,趁馬刺立足未穩,突然抬手投出一記三分。
“唰!”
這一球讓分差回到11分。
然后,馬刺再也不給于飛在外線出手空位投籃的機會了。
因為于飛今晚外線投籃5投4中,命中率極高,若是讓他投瘋了,將是一件無比可怕的事。
馬刺對于飛的防守強度直線上升。
這是于飛下半場命中率下降的原因,不過,鄧肯不能穩定命中罰球的死結依然在那,內線強點無法將攻防優勢最大化的問題不能解決,馬刺便無法扭轉局面。
鄧肯依然是鄧肯,這個貨真價實的聯盟第一人即使無法大量單打,也用統治級的防守和籃板讓雄鹿無法對馬刺的內線發動攻勢。
最終,雄鹿的射手們站了出來,在關鍵時刻連續命中三記三分,打悶了正處于追分勢頭中的馬刺隊。
這場比賽將讓他們清醒過來,也將放下所有不切實際的幻想,雄鹿是有備而來的,雄鹿是貨真價實的。
于飛是他們的真實寫照。
他們已經迫不及待要結束西部球隊對總冠軍的壟斷了!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