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喬丹復出之前,他就因為兼職總裁的名聲而受到指責和嘲笑。
喬丹要的是掌控權,但他堅決不為失敗承擔全部責任。
然后,于飛奪冠了。
真實世界成為了喬丹的地獄。
喬丹必須躲進樹洞里,但飛人如果只是在樹洞里揮舞翅膀,他就名存實亡了。
因此他仍然需要拋頭露面。
可是,他的未來依舊沒有保障。
隊友對他的不敬言論開始增加,波林對球隊的未來舉棋不定,這一切都讓喬丹覺得自己被嚴重冒犯。
他是不同的,他屬于特權階級。
這種特權在90年代初出現,直到1996年夏天達到巔峰。那也是喬丹和他的第一個老板萊因斯多夫產生矛盾的起點。當喬丹面臨續約,萊因斯多夫同意大舉增加喬丹的年薪。但喬丹和法爾克想要的數字是什么呢?3000萬美元。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這不是從地球到火星,這是直接跨越到了冥王星。
萊因斯多夫付錢了,并開玩笑說他總有一天會后悔的。
你知道結果,喬丹感覺自己被侮辱,他和萊因斯多夫的關系再也回不到過去了。
喬丹不會原諒別人的冒犯,而且,他對冒犯的定義特別寬泛。
賽季結束后的第一天,喬丹宣布再次退役,他將永遠告別籃球。
這一刻起,他與奇才失去了任何聯系,他既不是奇才的球員,也不是奇才的管理層人員。
他打電話給老板阿比·波林,“我們什么時候談一談?”
“可以,我們來談一談吧。”波林同意開啟談判。
然而,在幕后,波林卻通過個人渠道向《紐約時報》泄露有關喬丹的負面信息——包括對他擔任俱樂部總裁期間的消極工作以及他在復出期間與隊友關系惡化的種種內幕。
喬丹的魔力徹底消失了。
他不會再給波林帶來盈利,沒有人會付錢來看他,而這樣的人卻依然想成為的上帝?這不可能。
與波林會面之前,喬丹的團隊仍然沒有忘記極限施壓。
他們想向《華盛頓郵報》透露,如果波林試圖削弱喬丹作為總裁的權力,或者以其他方式表現出任何的不尊重(他們知道波林給時報透露內幕的事),喬丹將會離開。
這是喬丹對波林公開發出的最后通牒。
可對波林來說,這只不過是三年來喬丹在私下散布的無數倒刺中的又一次歇斯底里的咆哮而已。這樣的行為很少傷害到他,但是,這樣的時光將在今天結束。
現在,喬丹所有的自以為是和他對波林的褻瀆的言論都對他不利:所有提到“波林是巨魔”和“沒有波林,奇才的未來會更好”的言論,以及他公開抱怨自己的營銷職責,以及他的陣營私下對波林的蔑視與侮辱,以及他在2000年談判中從波林那里得到的所有的權力以及三年來憑著天神般的威望得到的一切讓步。還有自1984年以來,他作為一個被過分寵愛的天神肆意張揚的行徑直至今天都將開花結果。
喬丹將會在今天學會職場的唯一真理:不尊重老板的人會滾蛋。
談判的會議室里,喬丹帶著長期顧問、律師柯蒂斯·波爾克出席了會議。波林的律師大衛·奧斯諾斯坐在旁邊,而與波林關系疏遠的泰德·萊昂西斯作為少數股東,還同時扮演著觀察員和喬丹朋友的角色。
喬丹還未開口,波林就開門見山地說:“我們決定走另一條路。”
什么?
喬丹習慣性地把嘴唇卷起,“你說什么?”
“我們決定向前看。”波林說。
喬丹的憤怒已然無法遏制,“你向我承諾過,難道你是一個不守信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