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光芒的不斷積累,人形容器開始出現細微的裂痕。
這些裂痕像蛛網一樣迅速蔓延,發出微弱但清晰的碎裂聲。
光芒變得越來越強烈,幾乎刺眼。
“當神圣太過強烈,凡俗的容器無法承受。它們會破碎,能量重新分散,尋求新的平衡。更簡單點來說,太過強大,就會不停地吸引各種危機,一定會招致死亡。”
幾乎無法聽見的輕響中,人形容器爆裂開來。
容器化作無數細小的光點,與原本的光點融為一體。
這些新生的光點帶著容器曾經擁有的能量和信息,向四面八方擴散。
朝暮的聲音在幻境中回蕩:“"聚集-破碎-再平衡"模式是所有事物最基本的運行規律之一,我通常稱它為,"普累若麻循環"。沒有真正的終點,沒有不變的事物,只有永恒的流動。
“……還有什么需要我解釋的嗎?”
星榆沉默不語,她的目光似乎穿透了周圍的幻象,直視著某個遙遠的點。
朝暮觀察著她。
眼神中沒有常見的迷茫或困惑,而是閃爍著冷靜的思考光芒。
白天所見的吞噬與供養,或許并不是簡單的生存行為……
這,是否也是“聚合”的一部分?
這就能解釋為什么它們認為自己血脈相連、情同手足,卻需要相互殘殺。
如果族群真的擁有某種集體意識或更高層次的意志,那么它們的目的似乎是通過彼此吞噬,來達到將所有的能量聚合在某個同一個體上。
通過不斷地積累和凝聚能量,最終達到那個超越現實的臨界點?
但……
終于,星榆開口了。
“我認為我理解了這個概念。但我有進一步的猜想。
“你所說的能量聚合,其聚合的原因也遵循某種規律。這種聚合似乎體現在相同的屬性上,由內在所驅動。例如,pneua聚合知識,而hyle的聚合則有可能體現為體能越來越強。
“而對抗則是不同的屬性,或者外部力量。也就是你們說的宿命仇恨,打斷對方的聚合過程,阻止形成過強的個體。
“這兩種作用力相互制衡,共同塑造了你所說的,普累若麻循環。聚合推動"強者愈強",而互斥則確保了能量不會無限積累在少數個體身上。
“這是否意味著,世界的穩定實際上依賴于這種持續的沖突和重組?那么,它們的總量,是固定還是不斷變化?”
朝暮瞪大了眼睛,下意識地環顧四周,仿佛在確認沒有人在監聽她們的對話。
“有趣的觀點,星榆。是的,如你所言,聚合著重體現在相同屬性內部。你已經無師自通了……我接下來要說的"同一性"原則。”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