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段充滿希望卻最終破碎的過去。
十五年前,理事會啟動了旨在擴大人類活動區的能源計劃,要將人類的家園從f環一直延伸到荒野,突破現有的環線限制。
新型能源網絡在地下悄然鋪就,自動化農場在荒野上拔地而起,運輸隧道如同血管般將各個環線相連。
每一項工程都展現著a環的實力,讓人們第一次看到了未來的模樣。
許多人相信,等到計劃完成,整個社會結構都會被重塑。環線之間的壁壘被打破,資源匱乏的問題就能得到緩解,繁榮終將從內環擴散到整個郊區。
但這個完全可行的計劃在一系列無法解釋的事件中戛然而止。
不僅是所有設備出現了異常,地下的管網系統也接連失靈。參與計劃的專家們接連死去,即便是最強大的超凡者也無法阻止這種詭異的衰敗。
計劃最終還是失敗了,理事會收回了所有支持,將郊區重新推入了混亂與黑暗。
如今這里只剩下銹蝕的框架,只留下一座座未完工的建筑和錯綜復雜的地下廢墟,而大多數廢棄的設備地點都成為了走私者的天堂和幫派的巢穴。
曾經象征希望的工程如今只剩下斷壁殘垣,無聲地提醒著所有人——這里永遠不會有真正的改變。
也許這個世界本就該是這樣,永遠被禁錮在一道道環線之中,永遠在黑暗中茍延殘喘。
“有趣吧?”希爾的語氣里帶著幾分諷刺,“我們這些人天天在這里轉悠,卻總是下意識地避開那些地方。說到底,別指望什么救世主,能讓我們活下去的只有我們自己。與其空等一個永遠不會來的改變,不如把精力花在眼前能做的事上。”
“你覺得理事會根本不希望這里能改變?”
希爾頭也不回,嗤笑了一聲:“不然呢?有那個技術不用,難道是嫌日子過得太好?”
“我覺得未必。”星榆快走兩步跟上,“從事務管理局到代理人系統,結構其實很簡單。命令從理事會直接下達到執行層,中間幾乎沒有任何緩沖。這種結構看起來原始,但反而讓決策和行動之間的鏈條極短。”
她回想起在a環看到的一切。
那些檔案室、數據網絡,晝夜不停運轉的監控系統。
每一個部門都在為同一個目標服務——即便她并不認同這些的方式。
“理事會比我們想象的要復雜。她們或許確實在為某種更宏大的目標努力,為了……呃,人類命運。”星榆說這話時有些不自在,“能源計劃的失敗,也許不是因為她們放棄了這里,而是遇到了預料到之外的阻力。畢竟,如果她們真的對毫不在意,就不會始終維持著這套管理體系。代理人制度也好,委托所也好,都是在試圖在混亂中維持某種平衡。”
“平衡?”希爾反問,嘴角掛著苦澀的笑意,“你是說靠我們這些人,天天在街上收保護費,處理垃圾一樣的雜事,就能維持什么平衡?”
“至少還在嘗試。”星榆看向遠處模糊的天際線,“在某種程度上,她們確實在嘗試朝著某個方向前進,而不是單純的壓制和剝削。”
希爾搖搖頭,聲音里罕見地帶上了幾分情緒:“每天都有人死去,死在饑餓里,死在暴力中,死在這個該死的體系里。而我們,這些所謂的代理人,除了勉強維持一點可笑的表面秩序,什么都改變不了。所以你覺得,我們每天無止境地斗爭、相互殘殺,就是為了所謂的人類命運?還是說,你已經開始認同她們的那一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