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得知李承乾送給李世民蘭亭序,李治就差人四處搜尋珍寶,這玉石是費了好大一番心血,才從一西域胡人手中尋到的。
見老父親十分喜愛,李治高興之余,不禁轉頭瞄了眼李承乾,臉上有著得意之色。
待太子殿下坐回,李世民的那些女兒和幾個未成年的皇子,挨個上前來送禮。
她們的禮物各式各樣,但基本都以珍寶玉石為主,給父母送禮,這是古人過年的規矩,李承乾自然也不會空手來,不過,他很窮,珠寶玉石,李承乾是給不起的。
待到那些公主坐回,李承乾伸手從王安手中接過一封卷軸。
“父皇。”
李承乾站起至殿中,身子微躬,兩手將卷軸托舉過頭頂:“父皇富有四海,孩兒無甚好贈,思來想去,題詩一首,獻于父皇。”
從張阿難手中接過卷軸,李世民緩緩攤開,看著看著,皇帝忍不住高聲朗誦道。
“當朝貞觀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
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宮中圣人奏云門,天下朋友皆膠漆。
三皇五帝俱往昔,當看今朝天子李。”
這首詩通篇描繪的都是盛世之景。
對于一心建立千秋功業的李二陛下來說,將他治理的天下稱為盛世,這就是對他最大的肯定,這就是對他最好的稱贊。
尤其是,這還是自個兒子說的,自家人肯定不會搞吹噓那一套,李承乾必然真心實意的覺得他是個好皇帝,覺得他的天下已是盛世。
這一刻,不管是作為皇帝還是父親,李世民都有著巨大的被認可感。
每個人,都喜歡被認可,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人。
李二陛下很激動,他興沖沖站起,高舉著卷軸,不停誦讀著那最后一句。
“三皇五帝俱往昔,當看今朝天子李。”
“哈哈哈哈……”
一通大笑后,李世民激昂道:“高明,你真覺得父皇的功業,能比肩三皇五帝嗎?”
這種送分題,李承乾自是手到擒來,只見李大郎手一拱腰一彎,中氣十足道。
“父皇十六歲雁門救王駕,十八歲起兵解民倒懸,二十三歲征戰天下一統四海,論武功,歷代帝王無人趕超父皇,論文治,父皇二十八歲登基,替天牧民,至今不過十八載,我大唐家家戶戶倉廩豐實,九州四海處處夜不閉戶路不拾遺,貞觀十八年,天下千萬人口,犯下死罪者,寥寥不過十余人,民守德,官守法,四海升平天下大同,在孩兒看來,父皇功績,遠超三皇五帝。”
李世民的臉色越發潮紅。
他這心里頭像是生起了一團火來。
皇帝左右看看,突的大聲道:“給朕演奏秦王破陣樂。”
清雅的樂聲一止,太極殿中,轉而響起恢宏大氣的金戈鐵馬之音。
皇帝將寬大的龍袍脫去,只穿著一潔白里衣,從張阿難手中接過佩劍,李世民親自舞起了劍來。
李承乾坐回位置。
李治側首,目色陰鷙。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