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臉一沉,轉看向長孫無忌:“縱火的賊人,有眉目了嗎?”
“回陛下,已有幾分眉目,五日之內,臣必查明真兇。”
“那就這樣吧,民部的事情暫且由玄齡檢閱,你等下去后商議商議何人適合接任尚書。”
說完,李世民心累的揮揮手。
幾人心情各異的作揖告退。
從兩儀殿出來,長孫無忌和褚遂良一前一后走在最前方,房玄齡和馬周并排落在后面。
從玉階下去,馬周突的駐足,轉身看了眼上方,嘆息著道:“房相,您可知陛下為何要殺劉泊。”
房玄齡沒有過多解釋,只是撂下了句順陽郡王差不多七日后就要到長安了,隨后便獨自往前去。
馬周愣了一愣,旋即也明白了什么,搖搖頭道:“可惜了一世英名。”
~~~
劉泊死了。
這個消息迅速引爆了朝野。
許多人剛開始還不相信,直到張阿難親自將劉泊的尸身送回家后,這才讓他們徹底打消了懷疑。
一時間,朝中上下議論紛紛。
李世民很少會殺大臣,尤其是到了尚書這種位置的人,像這種重臣,哪怕李世民再是不喜,最多也就是免去官職趕回家中,來個眼不見心不煩。
比如裴寂,這位李淵的好基友,又貪又色又戀權,而且他以前還跟李建成眉來眼去的,背地里也沒少給李世民使絆子,對于這個人,李世民可說是恨之入骨,但饒是如此,在登基之后,李世民也沒過多為難他,只是罷了官讓他回家養老去,在裴寂死后,也給了應有的體面。
在百官的眼里頭,李世民一直是個非常仁善的人,怎么突然之間就開始不講理了呢,他給劉泊所列的那三條罪狀,實在是太過牽強沒道理了。
一:民夫鬧事,這事歸根結底是因為有賊人作亂,跟劉泊有什么關系呢,要真追究責任,也應該是處置管理民夫的那巡官。
二:縱容親眷,據跟劉泊同鄉之人所說,那劉茂只是他三服外的族兄,那人確有侵占田畝,也確有扯虎皮拉大旗,但劉泊對此一概不知。
至于那第三條,更是顯得荒誕無稽,誰還沒一時說錯個話了呢。
總之,誰都覺得劉泊死的很冤枉,哪怕是跟他不對付之人,也不免有些兔死狐悲的惋惜,一部分人覺得,李世民這是年紀大了,開始漸漸老糊涂了,另一部分人則覺得,皇帝殺劉泊是另有原因。
李世民躲在兩儀殿中,雖是聽不到各種嘈雜議論之聲,但外頭對此事的反應,他大概也能猜得到。
皇帝心里頭很不好受,城如馬周所說,他兢兢業業十九載,才博得一圣名,今日劉泊一事后,這圣名上怕是就要多加兩個污點了。
“陛下,奴婢將劉大人送回去了,劉泊之子以為父守孝為由,推了恩賜的中大夫職,請求攜劉大人靈樞返回南陽故宅。”
張阿難輕聲稟道。
李世民怏怏的點點頭。
隨后的兩三日,朝中關于劉泊的議論漸漸消散,而長孫無忌也等來了所需要的人,今日,在長孫家的前院,站著許多的人,有些人武士打扮,有些人衙役打扮,他們皆都有些不安惶恐,云陽縣的那伙長,站在人群之中,不時的左右看看,臉上難掩緊張之色。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