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紛紛看來。
只見的紙張上,畫著些看不懂的東西,即像是圖案又不像是圖案。
眾人一頭霧水。
李泰有些懵的看著李承乾。
李治隱隱有著提防。
他不相信李承乾會在這樣的場合,隨意弄些鬼畫符來糊弄李世民,那紙上所畫的東西,必然大有說頭。
迎著一道道目光,李承乾緩緩站起,不急不慢道:“父皇,這是標點符號。”
標點符號?
將紙放到桌上,李世民又看了兩眼,越發不解道:“高明,你說的這標點符號,是什么意思?”
李承乾沒回答,看向張阿難道:“張公公,可否取筆墨來。”
張阿難去里殿,取來筆墨紙硯。
李承乾將紙攤開,拿起筆寫起了什么來。
眾人靜靜看著他,誰都沒有出聲。
過了會。
李承乾放下筆,對著紙張吹了口氣,等到墨汁滲透,張阿難從他手中接過紙,轉遞給了李世民。
何為民民為何為何民
天為民地為民民為民
這就是李承乾所寫的。
看格式像是副對子。
不過,卻有些拗口,讀起來也不通順。
李世民正琢磨的時候,張阿難又遞上來一張紙。
何為民,民為何,為何民。
天為民,地為民,民為民。
還是一樣的話。
不過,新寫的這一幅,看著比剛剛那一幅,更加的規整,讀起來也更加的順口。
李世民將兩張紙一對比,立馬看出來端倪來。
“高明,這個點,就是你說的標點符號?”
“是父皇,這個點叫逗號,用來分隔句子,最后的小圓圈叫做句號,用來表示一句話的結束。”
李世民來了興致,他將畫有標點符號的那張紙拿起,一一問著李承乾每個符號的意思。
“高明,這個勾什么意思?”
“父皇,這是問號,用來表示疑慮懷疑。”
“那這個豎起來的線呢?”
“父皇,這是感嘆號,含義多為驚嘆。”
~~~
摸清所有符號的含義后,李世民親自寫了一行字: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一行字,加以標點符號,就能分隔出三種不同的意思來,非常的簡潔明了。
并且,每一句話的含義,還都是特定的,只要有著基本的理解能力,就不會出現誤解的情況。
如果沒有標點符號,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同樣的這一句話,讓不同的人來看,就會理解出不同的含義來。
比如先賢有一句話,知之乃不知不知乃知之孰知知之為不知不知之為知乎。
這句話,出自《文子》,歷代大儒,對這句話都有著不同的見解,使得其爭執非常的大。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