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李世民輕念了一句,然后將書喝上,看著笑的比菊花還要燦爛的李泰,不解的道:“青雀,這論語有什么?”
“父皇,您再好好看看。”
李世民一臉狐疑,又將書本打開,還特意往案牘上的臺燈前靠了靠。
乍一看,仍是沒發現什么,正想讓李泰直說個明白的時候,發現了一分端倪。
這本論語,像是新印刷的,并且,字體非常整潔清晰,沒有一個字有掛墨和拖墨的,看著就像是書法大家手寫的一樣。
李世民又往后翻了翻,每頁都是同樣的干凈整潔,將書合住,皇帝頗為好奇的問道,“青雀,這書是何人所印,技藝竟如此嫻熟精湛,竟無一點模糊粘連之處。”
往一塊木頭上潑水,你會發現,有些地方水滲的快,有些地方水滲的慢,這是因為木頭的每一寸地方,其吸收性都大不相同。
基于這等因素,使得用木頭刻出來的字塊,有些吸墨性強,有些吸墨性弱,吸墨強的字塊,印出來的字較為粗厚黝黑,吸墨弱的字塊,印出來的字較為淺薄模糊。
用雕版印刷印出來的書,每一頁每一個字都有不同,而用膠泥雕出來的字,就沒有這種問題,因為膠泥字具有相同吸收性,所以印刷出來的書不會一個字深一個字淺,故而看起來就更加整潔干凈。
見的李世民頗為驚奇,李泰笑的更是燦爛,“父皇,這是兒臣用新式印刷法,印出來的。”
“新式印刷法?”李世民更是驚訝,“何為新式印刷法。”
李泰朗聲回道:“兒臣讓人,先將膠泥捏成方塊狀,烘干之后質地堅硬,就可在上頭刻字,再讓人打造一塊木板……”
李世民認認真真聽著,越聽越是驚奇,連連不斷的點頭。
李泰越說越興起,“兒臣將這新式印刷法,稱為活字印刷術,父皇,這活字印刷術,比之現在的雕版印刷,更加的便捷,也更加的低廉,足可將印刷成本降低六七成。”
李世民頗為高興,哈哈一笑道:“好好好,印完之后將字塊扣下來,根據下次要印刷的文書,再重新排版,能活動的字塊,叫活字印刷,確實貼合,你取得這名字不錯。”
“青雀,你這活字印刷,算的上利國利民,這是個大功勞,你說,父皇該怎么賞你。”
李泰笑瞇瞇道:“父皇,兒臣先不要賞,您再看看那書,還有一處奧妙,您沒有發現呢。”
李世民又將書拿起,他翻來覆去的仔細觀察,卻也沒再發現還有什么稀奇的地方。
“父皇,您看看那紙。”
李泰指點了一下。
李世民看了看,又用手摸了摸,還是不解道:“這不就是普通的竹紙嗎?”
李泰點點頭,故作神秘道:“父皇,這是竹紙,卻也不是竹紙。”
云里霧里的話,聽的李世民沒好氣一笑,“你少賣關子了,快說。”
李泰嘿嘿一笑,“父皇,兒臣說它是竹紙,是因為它的確是以竹子為原料,兒臣說它不是竹紙,是因為它的工藝和現在的竹紙,大為不同。”
李世民眉頭一擰,還是多有不解。
李泰接著道:“父皇,您猜猜,這一本論語,印刷加上紙張,造價幾何?”
李世民捋著胡須,稍一沉思,說道:“按你所言,活字印刷比之雕版印刷,耗費要少六七成,那么這書,也就是紙最貴,朕翻了翻,總共五十余頁,應該也就二兩銀子左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