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謇暗嘆一聲,“殿下,那現在如何應對。”
李承乾起身,踱步兩圈,吩咐道:“你這就派個人,以明月樓伙計的身份,去大理寺鳴冤。”
大理寺外,很快來了一人,他站在門口,扯著嗓子就喊起了冤。
被帶上公堂,孫伏伽親自審理,一番詢問后,這位大理寺卿不免頭疼起來。
他并不清楚明月樓與李承乾有關,也不知道這件事背后的復雜性,但最近的流言,孫伏伽是有耳聞的。
他知與東宮有關,牽扯到太子,這就有些難辦了,插手,恐會開罪東宮,不插手,自已又得擔風險,有冤不伸,萬一被人告到皇帝跟前,必要吃瓜落。
思來想去,孫伏伽覺得還是秉公辦理的好...
大理少卿來到京畿府,要求提審卷宗,將林七轉到大理寺去,王德儉自是不肯答應,縱然拿規矩律令說事,他也渾然不懼,最后,孫伏伽親自上門,王德儉不敢與他太過剛硬,暫且是應下了,不過假意說梳理卷宗,人明天再送過去。
打發走孫伏伽,王德儉尋上李義府,太子想怎么處置林七,他也不清楚,于是又尋上許敬宗。
后者也拿捏不定,于是再來到東宮,跟李治問個明白。
“殿下,大理寺卿孫伏伽去京畿府,要求將林七的案子轉到大理寺,京畿府攝其威勢,應下了,答應明天交人,這...是交還是不交。”
李治冷冷道:“天下司案,大理寺都有權插手,這是朝中規制,既然孫伏伽想管,那就給他。”
‘給’字,太子殿下咬的很重,加上布滿殺氣的眼神,許敬宗立刻明白了怎么個給法。
他走后,李治罵了兩句,然后看向王福。
"人找到了嗎?
"
“在衛國公府。”
李治面如寒霜,“去,從六率調兩隊人。”說著,已是站了起來。
夜色深沉,更夫四行,聽著鑼鼓聲,李承乾說道:“蘇定方該是到了吧。”
“應是差不多了。”
“三萬精騎,游擊破襲,這次吐蕃人該能長個教訓了。”
“殿下,依我看,吐蕃人狼子野心桀驁不馴,他們怕是不知教訓為何,只會心生仇恨,等我大唐哪天有所不備,必會興亂報復。”
李承乾笑笑,“你說的也是,這些人,不曉王化,只知威不知德,對他們寬厚無用,日后若咱們勝了,我任你為征西總管,將吐蕃,吐谷渾,西域諸國,統統掃滅,天下歸一,政出長安。”
宏圖大志,聽得李德謇心頭一熱,正在此時,巷中傳來異響,有腳步,有馬蹄聲,還有盔甲擺動產生的脆音,聽著,人數不少。
“太子駕臨,開門迎駕。”有人叩起了門。
“殿下,您先避一避。”
李承乾搖頭,“他既來了,那自是知曉,躲起來也難逃過搜尋,去迎他進來,尋機派人去告寶琪。”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