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上來的唐軍,不過千數,這點人,是掀不起什么大浪的,也就是...放放火,殺殺人,干點偷雞摸狗的事情。
南部有幾十萬人,數之不盡的房子,他們又能殺多少,又能燒多少呢。
只要平壤不失,只要在建安抵擋住李世民,那三千人不過就是附在身上的跳蚤,雖癢,但不致命,等騰出手來,輕輕一抖,就可使他們粉身碎骨。
可是,愚蠢的兒子,愚笨的泉男生,竟然分出為數不多的兵力,去追著跳蚤跑,這是本末倒置。
如果,那三千唐軍調轉方向,直撲著平壤去,他們就會從跳蚤變成一把利刃。
軍將的家眷,都在平壤城中,還有那無用的王,雖然王是個傀儡,可他畢竟是王,是高句麗的象征,王沒了,國也就沒了...
一旦平壤出了問題,軍心瞬時就會瓦解,大好局面頃刻間消散而去,將再無回天之力。
泉蓋蘇文是后悔的,是憤怒的,可眼下,他得先忍著,得先咬牙分出一營兵馬,去回援平壤。
作為一名梟雄,泉蓋蘇文的見識和反應都是及格的,可惜,缺少了一分運氣,或者說是氣運。
回師平壤的兵馬還在路上,阿史那社爾和牛進達,搶先一步抵達平壤。
唐軍神兵天降,猛然間就出現在了城下,標志性的黑甲,遮的天地昏暗。
平壤城中的人,慌了,包括女人在內,但凡能動的,都被泉男生趕上了城墻。
他們驚恐的望著城下,唐軍的箭簇閃著冷光,唐軍的刀槍似在滴血,唐軍,有條不紊的制作著云梯,組裝著投石機。
一切是那么有序,一切又是那么無力,城上的人大氣不敢喘,城下的人悶頭苦干,世界在這一刻,陷入了詭異的寂靜。
“報,將軍,斥候發現一股敵軍,約莫五千余眾,正向著平壤趕來,還距三十里。”
聽完稟報,阿史那社爾令牛進達率三千飛騎出營迎擊,不過也就一個時辰,牛進達帶著一身血氣和許多人頭回來。
唐軍豎起一根根木桿,然后將滴血的首級掛了上去,恰在此時,一陣風起,將血腥氣,將陰煞氣,通通吹進平壤城中,有人嚇得臉色慘白,有人嚇得手腳發顫...
膽怯和驚慌開始彌漫,唐軍也做好了準備,悠長號角響起,發起進攻前,阿史那社爾令人喊話,言泉蓋蘇文已被斬殺,這令守軍士氣越發低迷。
投石機率先發威,所投的都是火油,瓦罐呼嘯而下,油水四濺,而后,燃燒的火箭如雨幕般襲來。
大火驟起,慘叫聲不絕于耳,只要沾上,就難幸免,有人不堪忍受,從墻垛高高躍下,圖個痛快。
高句麗人試圖撲滅,可收效見微,唐軍整齊列隊,靜靜地觀看著,好似這一切,與他們無關。
等的火勢漸弱,在弓箭手的掩護下,先登扛著云梯由慢到快,向著城墻沖來。
高句麗人慌亂應對,投圓木、扔石頭、倒金汁...
在高句麗其他地方,不管是城池還是村落,都很矮小陳舊,唯獨平壤,作為王城,他們借鑒長安,修建的不說恢弘,起碼城墻是高大的。
唐軍的進攻,不算順利,云梯上隨時隨地都有人重重落下,偶爾有攀登上去的,也很快會被吞噬。
終還是兵力太少,所以攻擊顯得松散軟綿,令高句麗人不至于那么疲于奔命,給了他們不少喘息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