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忌走了,李世民注視著地上散落的棋子,陰騭道:“朕能饒他滿門,他能給什么。”
既像是在發泄,又像是在問詢,張阿難沉默不語。
他也好奇,為什么寧可賠上一家老小,也不愿指認,或者說是供出。
因有知遇提拔之恩,所以對長孫無忌忠心耿耿?
現在不是春秋,士為知已者死,太過另類。
其實,長孫無忌不過也只是做了個承諾,王刺史有個外室子,他將這外室子送到他處,保證會好生培養。
李世民的承諾雖更具吸引力,可王刺史所害的,是近十萬忠魂,十萬人之血,能匯聚成湖泊,十萬人之身,能堆積成山。
這是如山河般的血債,縱然現在出于政治需求選擇了輕饒,皇帝遲早還會再翻舊賬,屆時滿門仍然難逃,不如現在一力扛下,保存一分血脈。
一切,不過都是利弊權衡。
~~~
長安,東宮。
藍衣圓袍,個子不高,頜下一撮山羊胡,站在李治面前的男人,長相精明兩眼狡黠,一看就是個善于斂財之人。
他是王氏旁支,字幸才,太子妃喚表叔,李治稱其先生。
“父皇不日就要回京,先生將放出去的錢盡快收回來吧。”
借重曲轅犁,李治得了五萬錢,他通過王幸才的手,將這筆錢放了出去,六成的利。
這是受了李世民的啟迪,貞觀初,國庫空虛,皇帝想了個法子,放貸。
官方稱作公廨本錢,將負責放貸的胥吏喚作捉錢令史,利率在百分之七八十,妥妥的高利...
正是憑借收取利息,李世民才度過了最艱難的日子。
至于說,為什么利率這么高,還能借的出去...
嗯...朝廷說你缺錢,你就缺錢,借不借的,由不得你。
說來,李小九才吃六厘的息,還算是講良心的。
“殿下,這才放出去不足四月,離約定的半年期還有兩月,多數人,怕是都還不上。”
“借錢時,不都有質物嗎,還不上按契文辦就是了。”
王幸才一怔,后暗吸口涼氣。
在太原,他是出了名的奸商,得有外號王九尾,人人言他陰險狡詐,今日得聽太子一言,卻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狠人之外還有狠人...
從東宮出來,王幸才來了城西,此處有一胡商,做的是絲綢買賣,他借的最多,有兩萬兩。
“王君,您怎么來了?”胡商也是個玲瓏人,從王幸才微妙的神情,察覺出了不對勁來,暗暗打起精神。
從袖中掏出契文,王幸才開門見山,直接說自已是來要錢的。
胡商臉一沉,強忍著怒氣,“約好的是半年,現在連四月都不到,怎么可以說還就還。”
王幸才淡淡道:“你看好了,契文上寫的是以半年計,可不是半年還。”
“不足四月,就給你按三月半的算,多出來的幾天,就給你免了,還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