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瞬間,皇帝腦中閃過萬千念頭,其中最懷疑的,是不是舊事重演,李治向他大伯學習,借著監國籌集甲胄,以圖大事。
驚疑不定時,褚遂良站起,“陛下,私自置甲,必有不軌,更何況還是明光鎧,臣覺,應當禁嚴徹查。”
長孫無忌不知發生什么,但出于多年默契和信任,也緊跟著站起,要求立即查清,李治緊隨其后。
呼啦啦,瞬時間,所有人都站了起來,尤其是武人,一個比一個嗓門大,一個比一個激動。
程咬金更是正氣凜然道:“陛下,臣請佩劍,以防萬一。”
或許是被這場面給懾到了,李泰后知后覺,不僅最后一個站起的,請奏查清的聲音還很弱,聽著,似有些中氣不足。
李世民難免在多疑到他的身上,皇帝臉色鐵青。
“房玄齡,長孫無忌,大理寺,刑部,御史臺,朕給你等一夜,至天亮,務必要查清。”
“臣等遵旨。”五人作揖而去。
余下者,都待在太極殿中,明光鎧不是說搞到就能搞到的,尤其是這么多副...
李世民現在對誰都有疑心,縱然是最信任的程咬金和尉遲敬德,所以,還是都待在眼皮子底下的好。
再者,就算是讓走,現在誰也都不敢走。
李世民斂去青色,笑著舉起杯,“眾卿,與朕再飲一杯。”
樂舞繼續奏起,眾人強擠出分笑容,配合著皇帝,繼續營造輕松歡快的氣氛。
千牛衛將捉到之人押來刑部,不用過多手段,只是滿墻的刑具,就將他們嚇得屁滾尿流,一股腦的全都招了。
不過,未言出什么有價值的,都是老實巴交的農人,他們一口咬定,不知道地窖里頭藏有盔甲。
只言是有人雇他們當護院,他們成日只在前院忙活,地窖處在后院,是另外一些人看守。
長孫無忌問是什么人,他們直搖頭,也不知道是什么人,白天三四人來,晚上一人留下,其他人不知去哪,行跡神秘的很。
今夜卻是都走了,然后千牛衛就尋上了門,也正是湊巧的很。
從他們的嘴中發掘不出什么,真相只能從盔甲上來尋。
不論是工部還是將作監,打造武器甲胄,皆會印上器銘,包括工匠信息還有制作時間。
搜出來的明光鎧,都是同一批,由將作監制于貞觀十六年。
通過查詢將作監的檔案,知曉了這批甲胄當年是分發給了百騎。
事情,似乎變得更嚴重了。
長孫無忌與房玄齡一同,來向皇帝稟告初步調查結果。
李世民的臉,冷如寒霜。
張阿難后背濕透,跪下,一句話也不敢說。
樂舞又停了,氣氛壓抑。
李治嘴角微不可察的揚起一寸。
“繼續查。”皇帝將貼身令牌給了房玄齡。
幾人再來到百騎,張阿難隨駕遠征期間,百騎事務由都統負責。
都統言,他們在前年更換了盔甲,替換下的舊甲都封存在武庫中。
再去武庫,一盤點,賬面上所計和實際所存,剛好相差六十余副。
都統大驚失色,為了減輕罪責,匆忙讓人去喚看守武庫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