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到了,田里的農作物就要采收了。
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站在十來米高的瞭望塔上,緊張地注視著前方樹林中的一舉一動。
突然,少年發現林邊有什么東西在動。
他揉了揉眼睛,集中注意力看過去,發現是一只只哥布林從樹林里沖了出來。
“噹!噹!噹!”
瞭望塔上的鐘被敲響了,村民們扔下了手中的農具,沖到田邊休息的棚子里,穿上厚厚的武裝衣,戴上木殼頭盔,然后拿起盾牌和長槍等武器到荊棘墻的大門附近集合。
武裝衣是將很多層結實的亞麻布疊起來再用粗線縫出一個個菱形格子后做成的,以普通哥布林的力量要砍穿還是有點難度。
更別說這件衣服外還有一件像“納鞋底”一樣縫出來的布馬甲,如果哥布林用的是石矛那肯定扎不穿。
這種武裝衣制作起來還是挺費時間的,一套下來得大半個月的時間,但勝在村子里會做針線活的人不少,冬天農閑的時候能找到不少人來干這活。
有的村子干脆直接把材料發到農戶家里,自家人的裝備自家負責,要是因為質量不合格人死了那也是你們家里的事情。
怕死的村民們在自己的武裝衣上想出了各種增強補丁,有錢的買些鐵片縫進去,沒錢的就塞點木板。
村民們的頭盔外形和越南人那種涼盔差不多,防護能力自然不及鋼鐵頭盔,但在有了水力車床后這種頭盔的價格頗為便宜,村子里負擔得起。
而且這頭盔在戰斗時外面還有一層垂到肩膀的罩子,這種也是和“納鞋底”同種工藝的布罩套上后整個人看上去和養蜂人差不多,只有眼前的一塊空著。
雖然這一套裝備穿起來重量不輕,但為了活命這點不重要了。
特別是這樣的防具能讓大家有信心,在面對哥布林和一般野獸的時候心里不慌。
遠處的哥布林們朝著村門沖過來,瞭望塔上的少年架起竹子做的弩朝著跑最前面的哥布林射去。
只是距離太遠,偏差太大,弩箭一下子扎在了后面一個哥布林的大腿上。
這已經足夠了,箭頭上的毒藥讓那個哥布林剛跑兩步就一頭栽倒在地上。
后面拿著弓箭的哥布林搭弓瞄準瞭望塔,嚇得少年馬上蹲下身子,然后解開一旁的繩索,百葉窗一般的木板簾子馬上放了下來。
這是附近村子里想出來的方法,瞭望塔里的人可以透過木板的縫隙看到外面,而哥布林手中粗糙的弓箭在遠距離上對這個沒辦法。
“你下去吧。”
一位頭發花白的壯漢爬上了瞭望塔,然后讓少年下去。
這位退役冒險者在村子中很有威望,少年二話不說順著樓梯下了瞭望塔。
眼前的局勢讓退役冒險者眉頭一皺,這伙哥布林超過二十個,其中還有一個哥布林薩滿。
而且這些哥布林沒有直接沖擊荊棘墻上的大門,而是大部分在大門前鬧騰,有五六個哥布林試圖穿過荊棘墻。
可是這些荊棘長了二十多年了,內部的枝條又密又韌,用小刀短劍砍斷十分困難。
不是沒有哥布林想到要放火,前兩年附近的村子就遇到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