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荊棘墻的最大作用是預警,這火燒的功夫就足夠村民們退回村子的圍墻那里防守了。
在打退了哥布林的進攻后,那個村子重新補上了荊棘的苗,然后到城里的冒險者公會里請了一位魔女和她的女兒過來施法,半天就基本上恢復了。
晃動的荊棘很好地指示了試圖穿墻的哥布林的位置,等他們離墻的另一面還有四米多的時候,村民們開始了下一步的行動。
整天干農活的農婦們力氣可不小,她們兩三個人一起拿著一桿六米長的超長槍,先是架在墻后的柵欄孔,對準荊棘晃動的位置喊著口號一陣猛沖,然后就是一陣慘叫。
幾桿超長槍除了一桿扎在較粗的荊棘條上無功而返外,其它的都有了收獲,收回來時槍頭上都沾著哥布林的血。
荊棘墻里頓時沒了動靜,外面的哥布林發出一陣焦躁的喊聲。
農婦們沒有放松,她們一連扎了幾次后才停手。
接下來她們會關注著這一處荊棘墻的動靜,如果還有哥布林鉆過來,那就再捅一次。
即便是有哥布林穿過荊棘墻也沒問題,人們已經在實踐中對這套防御系統進行了升級。
墻后是一圈兩三米高的柵欄,柵欄的孔不足以讓哥布林鉆過來,當他們往上爬的時候就會把肚皮暴露給柵欄對面的人。
瞭望塔上的退役冒險者用特定的信號吹響小喇叭,大門后面的男人們頓時緊張起來。
他們在門后呈“∧”型排成兩排布成個口袋,身前放著原本就放在門邊的拒馬,同時將鳶盾尖尖的尾巴插在地上,整個身子藏在盾牌后面,手中的長槍伸出。
在接下來的戰斗中,他們要做的是將手中的長槍不斷刺出,在哥布林手中的武器命中自己前將長槍的槍頭扎進那綠色的身體里面。
趁著這個時候,幾個人在拒馬的腳上拉起幾道繩索,準備將沖進來的哥布林絆倒。
這也是人們從多年的戰斗中琢磨出來的,趴地上的哥布林比活蹦亂跳的好扎。
有的村子還準備了釘板,等著哥布林摔倒了自己趴上去,而且對付野獸也挺管用。
大門上很快就響起了一陣敲打聲,只是這扇門是用很堅固的木頭做成的,哥布林手中簡陋的武器和那些力氣恐怕要花好一陣子才能見效果。
聲音響了十來分鐘,木門依舊立在那里,外面的叫喊聲顯得急躁起來。
瞭望塔上傳來一陣號聲,大門后方的村民們馬上站起身來后退五步,然后重新建立防線。
外面的哥布林薩滿動手了,他揮舞著簡陋的魔法杖,一道魔法轟在木門上,厚重的木門頓時化作碎片。
門開了,那些哥布林興奮地吼叫起來,然后像是脫韁野狗一般沖進村子。
但是,村子里還有個大殺器在等著他們。
村民“∧”型陣的頂端,是三個放在地上的架子,架子上放著一截一米多長的粗木樁,木樁的中間掏出了一個圓孔,尾部還冒著一股白煙。
“轟!轟!轟!”
三門直直對著大門的松木炮幾乎同時發射,拳頭大的石頭彈丸以極高的速度朝著大門飛去。
這么近的距離上,石彈所過之處哥布林無不筋斷骨折。
特別是站在大門前剛施法完畢的哥布林薩滿,胸口上開了一個大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