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過得極快,半個月的時光,梅莊的王守來就趕來了,他果然是受莊主之令來拿小冊子的。
再次將小冊子放在匣子中,遞給了王守來,他嘆了口氣問道:“夫人,半個月的光景,大概學了幾成,要不我回去后向莊主美言幾句,我再給你送來。”
宋九卻是擺手,她不僅將冊子看完了,她還將陶三娘的底稿全部記住了,她發現先前師父教會給她的東西太過深奧,也著實沒有時間仔細教她,以至于她自己摸索的過程中開始有了偏頗。
但是有了陶三娘的手稿后,宋九就發現所學的基本功正好彌補了她的缺憾,同時她也很吃驚,陶三娘的刺繡手藝與師父的手藝是一個派系的,也就是都是梅繡的傳人。
所以她更要仔細的學了,這半個月即使做夢,她都夢到了手冊里的那些衣裳配飾。
王守來見宋九竟然半個月就學會了,很不可思議,小聲說道:“夫人有所不知,我這半個月也悄悄地打聽了一下,莊主從來沒有收過弟子。”
“夫人可得努力,指不定能拜師。”
宋九卻是擺手,她只有一個師父,那就是莫如水,至于陶三娘對她的栽培,她會在以后的繡品中做得更好,不會離開梅莊。
王守來頭回見到拜師不動心的人,真有些摸不準這位,偏偏這位被莊主看中,王守來只好帶著東西走了,還說那些喜被帕子的繡品可得做快些了,上頭要的,指不定派他來催。
送走王守來,宋九又忙著做繡活,每天都很忙碌,劉小丫識字的速度就更慢了。
這日劉家,劉小丫正好扛著一捆柴從外頭回來,一進院門,就見院里放著幾張長板凳,上頭坐著好幾人,都面生得很。
劉嬸見了女兒,臉色有些不好看,趕緊叫女兒回屋換身衣裳去,還叫劉小丫換好衣裳就進廚房做飯。
媒人和親家來了,且讓他們看看自家女兒的廚藝也是可以的。
劉小丫很快明白了母親的意思,悄悄地朝那板凳上坐著的穿著松花色細棉衣裳的男子看去一眼,沒想對方也在打量她。
對方看到劉小丫扛著柴的樣子,立即移開目光,甚至都不愿意再看第二眼。
劉小丫心頭不舒服,還是將柴禾放下,回屋里換了一身衣裳出來。
然而即使換了一身干凈衣裳,衣裳上仍舊有補丁,再加上去山里砍柴出了一身汗,臉都被柴禾給刮破了皮,就有些觸目驚心了。
果然對方沒有再看劉小丫一眼。
等劉小丫在廚房里忙活著將飯菜做出來的時候,外頭已經聽到他們準備走了。
劉嬸趕緊將人叫住,她家女兒做的飯菜可口,將來嫁過去里里外外都行。
又在媒人的勸說下,對方再次在板凳上坐下,隨即親家公說起家里開雜貨鋪的,娶個兒媳婦不必砍柴下地,就是要會識字算數。
于是無奈之下,劉嬸將女兒叫出來,心想著也學了四五個字,就把這四五個字念一念就好。
誰知人家一上來就問:“八個大錢一斤的醬汁,一缸醬汁上百斤,對方買兩缸,得付多少錢?”
劉小丫一臉的茫然。
劉嬸也有些沒有反應過來,身邊的媒人著急得不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