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國公夫人慈愛的看著女兒,這個女兒剛出生時那哭聲就跟貓兒一樣,又體弱多病,他們夫妻倆擔憂的不行,后來太醫說女兒身子弱,江南那邊氣候宜人,郡主在那邊養著,興許就好了。
夫妻兩個別無他法,只好忍痛將五歲的女兒送去了江南嗎,幸而老太君因著公爹過世,不想留在國公府里睹物思人,索性搬去了江南那邊住著,女兒去江南有祖母陪,還能代他們在老太君跟前盡孝,夫妻倆一尋思就給定下了。
女兒直到十三歲了才回京,他們夫妻原是顧忌著女兒的身子弱,只怕不宜生養,便想著給女兒找個門第低一些,最好是入贅,反正女兒身上有郡主這個爵位,又有信國公府這個靠山,自然不會讓女兒受委屈。
懷宜如今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聽著母親這話倒是不覺得不好意思,反而心中一陣暖意,“母親不必擔心,女兒曉得的,且自從翼兒出生,世子也都在服藥,就是怕翼兒還沒周歲女兒又懷上。”
信國公夫人先是一愣,隨即對女婿的印象又好了幾分。
“世子能做到這份上,說明他心中是愛重你的,如此,我和你父親把你交給他也算是放心了。”
信國公夫人道。
懷宜對自己選的丈夫還是有把握的。
“母親,陛下如今讓哥哥回來,母親可得抓緊時間給哥哥相看才是,翻過年哥哥就二十六了,旁人這個年紀的膝下孩子都好幾個了,哥哥身邊至今連個伺候的都沒有。”
懷宜與自己的哥哥感情深厚,她自己如今幸福美滿,可哥哥還是孤家寡人一個,懷宜也很是替哥哥委屈。
提起這事,信國公夫人就犯愁,“你哥哥是個主意大的,前幾年太上皇做主選秀,陛下也打算在秀女中挑一個賜婚給你哥哥嗎,偏你哥哥不樂意,還跑去了邊關,這一去就是三年,蹉跎到現在,我和你父親又何嘗不愁。”
兒子年少時,對陛下有些心思,她這個做母親的自然看的出來,就連當時的太上皇也有意撮合,但陛下心有所屬,后來有了太子,更是無心婚事,兒子或許淡了這些心思,只一心效忠于陛下。
懷宜也知道哥哥的性子,若是強迫他娶一個不喜歡的,哥哥只怕就一直待在邊關就不回來了,那不是平白糟蹋了人家的閨女嗎。懷宜嘆了聲氣,倏爾腦子里什么東西一閃而過,懷宜對著母親道:”母親不如與陛下說說這事,陛下的話,哥哥總該要聽的。“
”可陛下日理萬機,我哪能拿這等事去叨擾陛下。“
信國公夫人搖頭。
“陛下一向待哥哥如手足,哥哥的婚事陛下也是放在心上的,此次召哥哥回來未必沒有這個意思,母親若是不好去跟陛下說,那女兒自己去跟陛下說。”
懷宜卻是胸有成竹的說道。
信國公夫人遲疑了下,還是點了頭,“也罷,那母親明日就進宮一趟。”陛下待她這一對兒女都很好,太子更是稱呼女兒姨母而不是嬸母,從這一點就可以看的出來,陛下心中看重兒子。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