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又迫不及待拿起第二篇進士文章,仔細來解讀。
因為是同一場考試,文章題目都是一樣的,但每個人切入點都不同,這就相當于不同的解題思路,故而文風迥異,許甲自覺比之前的什么輔導書有用多了。
儒家一千多年,就研究這套經典,那么多流派,爭吵辯論,就是為了“道統”。如何不發展出許多的智慧在里面呢?這些進士又是儒生中的佼佼者,十萬里挑一都不為過,他們作文章,把東西嚼爛了,許甲學習起來就方便許多。
許甲看第二篇看得更久,因為有些典故,是此界獨有的,許甲還要記下來,從典故之中,了解更多歷史細節。
許甲看完這篇文章,之前那些輔導書上所講的內容,有些可以印證,有些則顯得過于“公式”,或者說顯得呆板,考舉人可能馬馬虎虎,考進士,則完全見不到“靈性”。
揉揉太陽穴,許甲并沒有接著看下去。心中不免吐槽:“有這些文章學習,學得兩三分也夠考舉人了啊,怎么寫的還是這么臭,精髓是一點沒得。”
不過心中想,嘴中說的卻是:“爹,這些文章,看著真是能叫人上癮,如癡如醉,不亞于吃了一餐大補的宴席。”
“那是,我時常抄寫,可惜就是學不來,知道人家好,可好在哪里,怎么化為己用?卻是弄不出來。”許父嘆了口氣。
許甲暗暗笑,還有些自知之明,安慰道:“人家這是讀書讀出精義來了,乃是大家之才,我們見識短,底蘊薄,不若他們博覽群書,也無名師從小教導,文章便顯得呆板,沒有遠見,一些典故運用,來來回回就那么幾個,若非通讀史書,必定無有策論在心,父親,這不怪你考不上舉人。”
許父本是自嘲,結果許甲說上話了,還這么好為人師的口氣,當
“你身體如何了?”許父沒有發作,只問道:“我看你一天比一天精實。要不要回學堂?你考秀才,還要夫子保舉,同考聯保?你生這么一場大病,你夫子也寫信問詢過幾次。”
許甲搖搖頭:“先不去了,這才養了幾天,我身子經不得累,需要調養。”
許父也只得作罷,畢竟自家兒子,也不能再次講他身體還沒恢復就給趕出去讀書。
“養養也好。”
兩人又各自看了一會書,許甲又看許父原先作的文章。
好吧!不能說“文理不通”,只能說“普普通通”,而且略有偏移題目本義,遣詞造句,贅述冗長,切題立意老套不說,還有些“指點江山”的自得味道。
許甲只覺得過了一座大橋,低水平到高水平,又到低水平,其中有一個巨大的落差。
渾然看不下去了,便搖搖頭,將文章放下。
這回許父就更不樂意了:“你看我的文章,連連搖頭作什么?”
許甲望父成龍,便用了一個激將法,噓聲嘆氣道:“剛剛看了父親的文章,又對比了進士文章,只嘆難怪考不上舉人,原來是沒有文思。”
“你有文思?”許父冷笑一聲:“你莫眼高手低。”
許甲見拱火成功,當即笑道:“我如今可不同了,覺醒了宿慧,小小舉人文章,看我手拿把掐,拿筆來,我給你修改一二,爹你站著旁邊聽我講課,看看什么是達者為師。”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