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立琵琶,抱彈之姿,英氣勃發。其音符躍然而出,或如珍珠落盤,清脆悅耳;或比鐵騎破冰,激昂悲壯,引領心緒,跌宕起伏。
洞簫幽幽,低回婉轉,聲聲嗚咽,若林風松濤,與箏、琵琶相織,如同云遮霧繞,山川相望,超凡脫俗。
二胡泣淚,其聲含情,述人間悲喜。弓弦交響,溫婉深邃,時泣時笑,恰似月光柔和,靜照心田,慰藉鬼神。
編鐘與罄,古銅之音,悠悠回蕩,至于箜篌輕撫,聲出如夢,似仙樂縹緲,如紅塵煙霞,音清而意遠。
如此仿佛妙樂通達三界,直通凌霄寶殿。
天迷迷,地密密。
一陣黑風刮來,只見空中兩個碧綠燈籠,仔細一看,是番僧的兩個眼睛,作了法相,見著此處授箓,不由便作了老鴰冷眼寒聲笑,舔白骨,食腐肉。
鳥為神鬼使,這是老鴰,是那法王的眼睛。
汪敏通看了一眼:“他能數百里外附身,已經是很厲害的成就了。”
“是么?然后呢?”
許甲在恢弘的道樂之中一步步上前。
身上穿著的,照樣還是那件許母縫制的百納衣。
周邊的山精野怪,蛇虺毒蛟,野狐黃皮,一個個都巴望著,他們上不得壇去,只在外面看著。
常玉高高抬起腦袋,想要看清楚壇中的形象。
只見內里金光萬丈,晃得他看不見。
頭頂上,有幾道金色祥云,卻也是高高的,看不清是否真的有神仙。
汪敏通唱經道:“是日乃天氣告生,陽明消暗,萬善惟新,天神盡下,地神盡出,水神悉到,太一在位,搜選種民,考算功過,掇死定生,列名金闕。”
“著有箓生許甲,銜命傳真,宣揚道要,立功佐國,行化救人,訓道愚迷,勸進良善,金石為開,水火為濟,皇天所覆,皇地所載,日月所照,山川所通,百邪摧伏,萬神敬諾,百關流潤,五藏生津,真炁降身,煉形易質,功成德備,白日升天!”
“今得龍虎山三十六代天師之命,為其傳箓,一品天師箓,契告于天,定律成地,神鬼明之,乃可共尊!”
許甲聽著,忽然見法界之中,出現了許多人,有一兩千,各個都是身瘦嶙峋,面目凄慘。
其中有兩個是領頭的,命令著這些人圍住壇層。
許甲乃問道:“今日貧道授箓,你們有何事來此?”
那兩人道:“我們都是玉山治下死而無主的孤魂野鬼,聽聞此處已經劃治,歸于法師你管,四處打聽,才曉得您竟然在這地方舉辦醮會,所以跋涉山水到法師這兒來聽法受戒,乞求超生,解脫苦海。”
許甲知悉,這是一重考驗,若不能超度這些孤魂野鬼,便不能成功授箓,許甲說治玉山,要與鬼神契,如今所來孤魂野鬼,便是鬼契的一部分,當然許甲也可以打殺他們,但便是“暴虐統治”,算不上“道德”。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