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練武,普通強行練武也行,但需要大量資源,耗費大量時間。
許甲會做的,就是給他們修煉一部分前置功訣,給他們提供同樣的資源,在一個月內,看誰的進境達到了標準,就可以成為外門弟子。
這已經算是公平的選拔了。
沒有通過的,可以在山上當雜役,完成一整年的修行,期間入道的,可以繼續留下來,成為俗家弟子,沒有通過的,那也只能下山了。
一年都學不明白,沒有道根,沒有道緣,就別耽誤別人了,下山早早學一門手藝吧。
一年時間已經足夠養好身體了,也足夠學會一些字了。
許甲要培養的是弟子,是道兵,倒不是義務教育。
但這樣的精英教育,明顯是有些脫離群眾的。而去光光這樣篩選,就付出了太多成本
因此許甲心中又開始想,能不能有一個既讓每個人都能修道,又少花錢的辦法?
思考來去,只有一種源自于天師道的箓法,那就是“道民箓”。
正經授箓道士,其實是屬于“道官”,箓是有品級的。
那么無品級的箓呢?
不需要有十分厲害的其他功能,只要能有訓練道兵,或者施展小法術的最基礎能力。
這樣才符合許甲建立道國的初衷,人人學道,為啥學道,是因為可以從“道門”里面獲得好處。
就像是讀書人為啥讀書,是因為讀書人有特權,可以考取功名。
所以這些人踏破門檻要去學道。
基于這個法門,許甲忽然有了一個主意,或許不該這樣費心費力的找弟子,賺上山,而應該從底層邏輯出發,讓這些弟子自己努力,自己上山,自己要做的就是“畫餅”,也就是所謂的宣傳。
李自成造反的時候喊的什么口號:“闖王來了不納糧”。百姓于是跟著他,那他真的不納糧么?還是納的。
許甲想想道:“這樣吧,放出消息,冬至日時,大開山門,廣收弟子,將標準提前放出,也將入了門的標準福利告知,同時給那些神漢巫婆下達任務,挑選合格的少年,推薦上山來。”
“那是什么標準呢?”陳公明好奇問道,他發覺了許甲這個辦法高明,省去了許多麻煩。
“能標準扎馬步半個時辰的,就說明有習武資質。”
“能夠背出道德經前三章的,那就說明有向道之心,有道緣。”
扎馬步半個時辰,也就是一個小時了,已經很考驗人了。
道德經前三章雖然只有百十來個字,可認識字的少,可這就是門檻。
只需陳公明雇傭那些好漢,去各個村子里面宣傳,去教他們扎馬步,許甲也可以花錢讓人免費在大街上教導,講解。
這并不難打聽,只要想,就可以旁聽。
這也是弘揚道法,也算是功德無量。同樣也省去了大量的前期篩選培養成本。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