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狠狠的開荒,草熟這片土地,這次也帶來了牛,其中有些甚至是開了靈智,受了太陰道民箓的牛妖,我們可以直接辦大食堂,分配工作到人,讓每個人都動起來,同時要建設學堂學校,讓讓倭奴,土著,他們的學齡童,一邊干手工業,一邊認字,學官話,教化他們。”
慧拙家里就是經商的,也有不少田畝:“我們的牛還是太少了,重犁也少,但最重要還是靠人,我預計每個成年男人勞動力每月,不考慮生病的情況,平整一畝田需要兩到四個月,我們就算平均值三個月,平整土地是用不到牛的,所以牛只能用來耕作這些倭奴自己開墾的土地,但這里也僅僅只有不到兩千畝田地。”
“不過我們是集體性勞動,效率遠超個人,孩童可以去撿石頭,男人可以翻地,女人可以做飯,同時我們還能修建水磨,水車,開挖溝渠,河道淤泥,囤積糞肥,大概等到夏收時候,我們可以獲得最少三千畝,最少五千畝的生田。”
陳公明道:“那就定第一季度開墾六千畝,男人當牛馬用,女人當男人用,小孩當女人用,不給他們一點壓力,他們完不成目標,我們定五千畝,最后可能就完成四千畝地,定六千畝,可能就能達到五千畝了。”
“我們包一日三餐,吃喝拉撒,他們該感謝咱,累點就累點,一部分人可以去捕魚,改變伙食,一部分可以去曬鹽,煮鹽,吃得咸了,就有力氣,再把老農功傳下去,無論他們資質怎么樣,起碼長力氣是能長一些的,每月給他們發一瓶小五行丸,這玩意是好東西,有病當藥吃,沒病能保健,也不怕給他們累垮身子,這次行軍,帶得多,足足帶了二十壇,每壇足足一百斤。”
慧拙點點頭:“不過生田直接種糧食,產量稀少,所以我覺得還是先種豆子,還有蔬菜,做主糧的補充,尤其是我們將菜圃三仙還有蘿卜仙也給帶來了,他們沒什么戰力,但是種菜是一把好手,有他們的加持,我們種這類蔬菜是可以規模化的。”
“新鮮蔬菜可以給海上航行的商人補給,這可以直接換成糧食。”
陳公明搖搖頭:“這你就說錯了,我看這里的土,很多都是黑土,據說是一次又一次的火山爆發,積落的火山灰。”
“這部分土地,沒必要熟土,只需要深翻之后,撒草木灰,加上太陽暴曬一段時間,就可以直接用。”
“相對貧瘠的地方,我們再按照之前習慣,撒入肥料,草木灰,進行熟土,但如果不是黑土,就不在我們優先開墾的名列上。”
“像是之前鄱陽那邊,主持開荒,那里淤泥累積,土地就很肥沃,是黑土,開墾后,也是就暴曬了一段時間,撒了草木灰,沒多久就種上了水稻。”
陳公明對這些還是很上心的,畢竟就他做過官,且和當官的打過交道,慧拙只是一個地主家的傻兒子出身。
陳公明又道:“第二個,就是將種植技術傳播出去,從烏薩奇部落開始,他們部落就在火山腳下,土地肥沃,四季如夏,作物生長很快,我們要大宗糧食運送回鄱陽那邊,靠自己種不可能的,只能靠他們種,種的越多,糧食越便宜。”
“下次再運來絲綢和瓷器,就能換更多糧食,乃至于下次我們擴張,征服部落,他們已經開墾的田地,我們也能直接拿來用,他們擅長種地的農民,也就成了我們的農民,所以我們征服部落,一定要做好準備,只殺貴族,巫師,殺死壓迫他們的人,對普通土著,則賜予土地,并讓其他人無法兼并,這樣他們才會聽我們的教化。”
“第三,就是尋找合適的地方,海島,修建我們自己的港口,方便下次直接運輸從中土來的災民,還有武器。”
“第四,尋找礦點,師尊曾說過,呂宋多火山,多火山就必定多礦脈,江南西道鹽鐵都院,畢竟是侵占自朝廷的,不是我們自己的,我們最好能在這里自己大煉鋼鐵,制作武器,且火銃暫時不能全覆蓋的話,傳統冷兵器,一定要到位,尤其是弓弩,箭矢,盔甲,這些。”
“金蟾還托我們找到適合大規模種植香料的地方,開種植園,這香料雖沒有糧食重要,但也可以換真金白銀,真金白銀可以用來造堅船利炮,這也要上心。”
“為了造船,三清宮都暫停了修建了,我們這邊還要留心適合的大木頭,下次他們拉了人和武器來,就把這些大木頭拉回去,就當我們給師尊修建道場的孝敬,就算不用來修建道場,用來造大船也是好的,我們這邊就造中小型船,完全夠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