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這似乎僅僅是祭祀,是信仰,并非政權。
但要知道,國家大事,唯祀與戎。
周朝時期,周天子祭天,諸侯祭地,士大夫祭名山大川,普通老百姓祭祖先,或類土地一應宅神。
最開始,平民老百姓是沒有祭祀天地和山川神祇的權利的,只有“祭鬼”的權利。
信仰階級,也是階級,甚至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如此,泰山封禪祭天,就是最高規格的祭祀。
誰人最早改革祭祀權利,是最早的天師道,也就是外人蔑稱的五斗米道。
自那時,算是信仰革命,重新封神,將天地山川,納入道教信仰神譜體系,道民擁有了祭祀天地山川的權利。
甚至再次擴散,老百姓也擁有了祭祀天地的權利。
這也就是社稷大神之中的社神,最早神格高貴,卻漸漸演變成了散落村莊鎮落的土地爺。土地爺就是社神,一些地方叫社神,社公,舉辦祭祀時候的火焰,叫做社火。
若說真正的信仰,可能許多人拜財神,可在農村諸地,更多人拜的是土地,縣官不如現管。
各路仙家們,管治病,管祛邪的,管解夢的,管擇日的,管尋物的,破土的,修灶的,建宅的,打鐵的,澆水的,刨木頭的……
主打一個,實在。
剩下的就是建立武裝了,建是已經建了,不過還是童子軍,都是道童,第一批放到呂宋去了,第二批還在山居觀中培育,這是核心道兵,得會武術,會法術,法武雙修的料子。
非核心的,還得從難民中挑選青壯。
武裝,奪權,土改,三樣是連在一起的,不能分開,但現在還沒有成熟時機。
現在還是“狠狠種田”的時候,廣積糧,緩稱王。
先在德興玉山進行土改,再武裝奪取洪州府,是龍興之地,洪州府乃江南西道之省會,奪取此地,便可通南北東西,江州,贛南,經略湘鄂大地,整個東南大平原,長江中下游,完成黃金三角,先瘋狂種田,再奪取整個南方,包括南省大地,將長生教拔除,恢復沿海經濟,如此不僅糧食有了,錢也來了,錢糧皆備,則可揮師北伐。
這是許甲制定的計劃。
從南伐北,歷史上似乎沒有幾次成功的。
許志遠也想看看那所謂的“天下大同”是何治境。
……
這邊糧食豐收不代表其他地方也糧食豐收,江南西道還好,往往別地大災,此處還能半個月割點豬肉吃,自古重視農桑,務實務本,不搞虛頭巴腦的東西。
北方就慘了,先是去歲大寒,霜雪連綿將近五個月,去歲十月便開始降雪,春三月依舊有倒春寒,四月來了幾日春,五月就進入了盛夏,種了莊稼,結果又大旱,除卻興修水利之地,大部分地方都靠挖井取水了,這樣勉強也能澆活一些土地。
偏偏要收獲前,不知道哪里來了一團風雨,將要收的夏糧澆了個濕透,如此天氣,又濕又熱,一個晚上,還在地里的麥子,就會發芽……
隨后便有大批難民出現,嘴里念著的什么“靈寶救世,渡人無量”的話,說在南方出現了一位天師,是天庭派下來的救世主,他的符水能治瘟疫,他有點石成金的本事,有一只碗,里面可以變出源源不斷的糧食,能渡生者離苦,能超亡者升天。
這正是蜃龍的手筆,這股水炁也是他落下的,他是神仙境界的千年大妖,雖蜃龍并非真龍,也有興云起霧的本領,他暗里使壞,用幻境給一部分洗腦,四處煽動。
……
北方突然多出一股“靈寶信仰”,許甲是清楚的,甚至有些人按照信仰分類,還屬于“狂信徒”一類。
許甲一開始也好奇,掐算了翻后,雖被蜃龍遮蓋了一些,卻也看出“是禍非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