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故事。
大致就是當時年輕氣盛的陳慶之,執意要與已經無以自拔的呂秀梅結婚。
而早已對陳慶之有所愛意又有所期盼的母親,則是幾乎痛苦到撕心裂肺。
當然,更無法釋懷的還是外婆。
因為她怎么都沒想到,自己養育多年的“兒子”,會是現世的陳世美…
所以就在那天過后,外婆和母親兩人也是痛罵陳慶之后,把他趕出了村子。
其后,陳慶之“拋妻棄母,無義無信”的所作所為,也傳遍了整個村子。
而人們雖然對陳慶之痛罵至極。
但在半年以后,外婆也在這些閑言碎語的悲憤交加中,心梗離世。
當然。
在這期間,陳慶之也不是沒有回村跪求外婆和母親的原諒。
但正所謂愛之深恨之切,再加上流言蜚語早已傷透了外婆與母親的心。
所以母親與外婆,始終都沒有原諒陳慶之這位弟弟。
而在外婆離世后。
那種失去至親的痛苦,也在陳惠和陳慶之的心里,達到了峰頂。
也就是在那天里。
陳慶之在接到消息后,雖然連夜趕回來奔喪。
但村子里的人們,卻因為不恥陳慶之的背信棄義,而自發的不許他去靈堂里拜祭他的“母親”。
無奈。
陳慶之只能在村外跪了三天。
那三天里,要不是呂秀梅照顧著,他怕是要暈死過去。
就這樣,在三天后,外婆的遺體已經安葬。
但村里人依然不許陳慶之去墳前拜祭外婆。
而在此時,呂秀梅也勸說陳慶之不能這樣頹廢下去了。
如果實在想要祭拜,那不如去托關系,找鄉鎮的領導,出面解決。
其后,陳慶之也因為害怕過了外婆的頭七之日。
于是,當時已經是小有名氣的企業家的他,也終于通過關系,在鄉鎮領導的協調下,進了村。
可即便這樣。
在一眾村民的憤怒下,他還是被一些小孩用泥巴和爛菜葉子砸向身子。
也被不少老人罵著“豬狗不如,陳家瞎了眼養育了這條白眼狼”等等的不善言語。
而這一切,陳慶之都默默承受著。
可直到來到墳前之時,陳慶之才徹底有些繃不住了。
“姐…”
墳前站著的,赫然是自己的母親陳惠。
此時的母親,依然披麻戴孝著。
可看到自己這位曾經的“弟弟”,陳惠卻是冷眼相對道:
“我不是你姐…,我沒有你這樣不忠不孝的弟弟。”
自古因愛成恨,不在少數。
特別是當時已經陷入進去,且還很年輕保守的陳惠。
也無法做到心地寬闊的,原諒這位曾經“承諾”,但卻“背信”的弟弟。
而面對這位親人的冷言冷語,更是讓陳慶之心如刀絞。
“姐,你說的對,我沒有履行父親對我的囑托,是為不忠,我不順母親心意,致她憂郁而終,是為不孝,我不忠不孝,枉為人子…”
“姐,我對不起爸媽,也對不起你,我會在祭拜完父母后,向你們謝罪的。”
陳惠此時的心情,也很是復雜。
不管陳慶之多可恨。
但他畢竟是與自己一起從小長大,兩小無猜的“弟弟”與“情郎”。
而現在面對他說出這樣的話。
本來很是憤恨的陳惠,也最終咬牙的側過了臉去,沒有再看這位“氣死母親,拋棄自己”的負心人。
就這樣。
陳慶之見陳惠總算沒有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