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告其群臣,中篇告其庶民,下篇告百官族姓。
盤庚遷于殷,民不適有居,率吁眾慼,出矢言曰:“我王來,既爰宅于茲,重我民,無盡劉。不能胥匡以生,卜稽曰:‘其如臺。’先王有服,恪謹天命,茲猶不常寧,不常厥邑,于今五邦。今不承于古,罔知天之斷命,矧曰其克從先王之烈?若顛木之有由蘗,天其永我命于茲新邑,紹復先王之大業,厎綏四方。”
蘗,萌也。
盤庚斅于民,由乃在位以常舊服,正法度。曰:“無或敢伏小人之攸箴!”王命眾,悉至于庭。
“無或敢伏小人之攸箴”者,斅之以無自用而違其下。……治形之疾以箴,治性之疾以言。小人之箴雖不可伏,然亦不可受人之妄言。妄言適足以亂性,有至于亡國敗家者,猶受人之妄刺,非特傷形,有至于殺身者矣。故古之人堲讒說,放淫辭,使邪說者不得作,而所不伏者嘉言而已。
王若曰:
凡言“若曰”者,或史官述其旨而代作,非其自言;或史撮其大意而刪潤之,非其本言。
“格汝眾,予告汝訓,汝猷黜乃心,無傲從康。
無傲,戒之以無違王命;無從康,戒之以無即安其故處。
古我先王,亦惟圖任舊人共政。王播告之修,不匿厥指,王用丕欽;罔有逸言,民用丕變。今汝聒聒,起信險膚,予弗知乃所訟。
不夷謂之險,不衷謂之膚。造險膚者,所不待教而誅。
非予自荒茲德,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予若觀火,予亦拙謀,作乃逸。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若農服田,力穡乃亦有秋。
“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者,言下從上、小從大則治,此申前“無傲”之戒;“若農服田力穡,乃亦有秋”,此申前“無從康”之戒。
汝克黜乃心,施實德于民,至于婚友,丕乃敢大言,汝有積德。乃不畏戎毒于遠邇,惰農自安,不昬作勞,不服田畝,越其罔有黍稷。”
“汝不和吉言于百姓,惟汝自生毒,乃敗禍奸宄,以自災于厥身。乃既先惡于民,乃奉其恫,汝悔身何及?相時憸民,猶胥顧于箴言,其發有逸口,矧予制乃短長之命?汝曷弗告朕,而胥動以浮言,恐沈于眾?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邇,其猶可撲滅。則惟汝眾自作弗靖,非予有咎。”
恐,謂恐動之以禍患;沉,謂沉溺之于罪戾。
“遲任有言曰:‘人惟求舊,器非求舊,惟新。’
以人惟求舊,故于舊有位之臣,告戒丁寧,不忍遽為殄滅之事;以器非求舊,惟新,故不常厥邑,至于今五遷也。
古我先王,暨乃祖乃父,胥及逸勤,予敢動用非罰?世選爾勞,予不掩爾善。茲予大享于先王,爾祖其從與享之。作福作災,予亦不敢動用非德。予告汝于難,若射之有志。汝無侮老成人,無弱孤有幼。各長于厥居。勉出乃力,聽予一人之作猷。無有遠邇,用罪伐厥死,用德彰厥善。邦之臧,惟汝眾;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罰。凡爾眾,其惟致告:自今至于后日,各恭爾事,齊乃位,度乃口。罰及爾身,弗可悔。”
盤庚作,惟涉河以民遷。乃話民之弗率,誕告用亶其有眾。咸造,勿褻在王庭,盤庚乃登進厥民。曰:“明聽朕言,無荒失朕命!嗚呼!古我前后,罔不惟民之承保。后胥戚,鮮以不浮于天時。
乘時流行,無所底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