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申誥于王曰:“嗚呼!惟天無親,克敬惟親。民罔常懷,懷于有仁。鬼神無常享,享于克誠。天位艱哉!德惟治,否德亂。
德者,得也,得道之謂也。
與治同道,罔不興;與亂同事,罔不亡。終始慎厥與,惟明明后。”
“先王惟時懋敬厥德,克配上帝。今王嗣有令緒,尚監茲哉!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邇。無輕民事,惟難;無安厥位,惟危。
惟難也所以易,惟危也所以安。
慎終于始。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諸道;有言遜于汝志,必求諸非道。”
遜,順也。有人之言,雖于汝心為逆,必于道理中求之,恐其合于道而有益也。有人之言,雖于汝志為順,必于非道理中求之,恐其不合于道而有損也。
“嗚呼!弗慮胡獲?弗為胡成?一人元良,萬邦以貞。
元者,善之長。良者,善之至。
君罔以辯言亂舊政,臣罔以寵利居成功,邦其永孚于休。”
能亂善惡之實者,辯言也。
伊尹作《咸有一德》。
伊尹既復政厥辟,將告歸,乃陳戒于德。曰:“嗚呼!天難諶,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厥德匪常,九有以亡。夏王弗克庸德,慢神虐民。皇天弗保,監于萬方,啟迪有命,眷求一德,俾作神主。惟尹躬暨湯,咸有一德,克享天心,受天明命,以有九有之師,爰革夏正。非天私我有商,惟天佑于一德;非商求于下民,惟民歸于一德。德惟一,動罔不吉;德二三,動罔不兇。惟吉兇不僭在人,惟天降災祥在德。”
“今嗣王新服厥命,惟新厥德。終始惟一,時乃日新。任官惟賢材,左右惟其人。臣為上為德,為下為民。
所謂“為上為德”者,將順正救為其上造成,所以為君之德。所謂“為下為民”者,先后相勸為其下造成,所以為民之行也。
其難其慎,惟和惟一。德無常師,主善為師;善無常主,協于克一。俾萬姓咸曰:‘大哉王言。’又曰:‘一哉王心。’克綏先王之祿,永厎烝民之生。嗚呼!七世之廟,可以觀德。萬夫之長,可以觀政。后非民罔使,民非后罔事。無自廣以狹人,匹夫匹婦,不獲自盡,民主罔與成厥功。”
于廟言“德”者,不德則墜厥宗。于長言“政”者,政荒則民散。
沃丁既葬伊尹于亳,咎單遂訓伊尹事,作《沃丁》。
伊陟相大戊,亳有祥,桑谷共生于朝,伊陟贊于巫咸,作《咸》四篇。
太戊贊于伊陟,作《伊陟》《原命》。
仲丁遷于囂,作《仲丁》。
河亶甲居相,作《河亶甲》。
祖乙圮于耿,作《祖乙》。
盤庚五遷,將治亳殷,民咨胥怨,作《盤庚》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