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之革,素絲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朝夕往來,出公門入私門,出私門入公門而已,終無私交之行也。
羔羊之縫,素絲五總。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殷其雷,在南山之陽。何斯違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雷喻號令。“在南山之陽”,謂宣明君之號令。上“斯”為君子,下“斯”為此。
殷其雷,在南山之側。何斯違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何斯違斯?莫或遑處。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此詩未若《汝墳》之盛,故系之《召南》。
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梅實于仲春之時,則宜嫁娶;今梅實摽落,已失婚姻之時也。
摽有梅,其實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不暇吉日之擇也,迨今可以成昏矣。
摽有梅,頃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謂之!
謂者,以言趣之也。
嘒彼小星,三五在東。肅肅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嘒,小明。小星,無名之小星也。三五,陽星也。夙夜在公,陽事也,故以陽星況之。參昴,陰星也。抱衾與裯,陰事也,故以陰星況之。
嘒彼小星,維參與昴。肅肅宵征,抱衾與裯。寔命不猶!
江有汜,之子歸,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汜之別甚于渚,渚之別甚于沱,遂以喻夫人專寵益甚。
江有渚,之子歸,不我與。不我與,其后也處。
江有沱,之子歸,不我過。不我過,其嘯也歌。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昏禮,贄不用死;今用死,則非禮之正也,然猶不為無禮。“野有死麕,白茅包之”者,禮之薄也;而猶愈于無禮。不能無懷也,然“吉士誘之”豈是美辭哉?所以責之之辭也。言有女懷春而吉士可以誘之乎?吉士猶善人也;吉士乃誘人之女,何足為吉士哉?乃痛責之。
林有樸樕,野有死鹿,白茅純束。有女如玉。
林有樸樕為一意,野有死麕、自茅包之為一意。林之有樸樕,雖小而可免于陵踐。
舒而脫脫兮,無感我帨兮,無使尨也吠。
何彼襛矣?唐棣之華。曷不肅雝?王姬之車。
何彼襛矣?華如桃李。平王之孫,齊侯之子。
所謂平王者,猶格王、寧王而已;所謂齊侯者,猶康侯、寧侯而已。
其釣維何?維絲伊緡。齊侯之子,平王之孫。
彼茁者葭,壹發五豝。于嗟乎,騶虞!
彼茁者蓬,壹發五豵。于嗟乎,騶虞!&lt;/div&g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