緇衣之宜兮,敝,予又改為兮。適子之館兮,還,予授子之粲兮。
緇衣,朝服也。粲,粟治之精者。
緇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適子之館兮,還,予授子之粲兮。
緇衣之席兮,敝,予又改作兮。適子之館兮,還,予授子之粲兮。
席,多也;言予之多也。
將仲子兮,無逾我里,無折我樹杞,豈敢愛之?畏我父母。仲可懷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將仲子兮,無逾我墻,無折我樹桑,豈敢愛之?畏我諸兄。仲可懷也,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將仲子兮,無逾我園,無折我樹檀,豈敢愛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懷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始曰“無逾我里”,中曰“無逾我墻”,卒曰“無逾我園”,以言仲子之言彌峻,而莊公拒之彌固也。始曰“無折我樹杞”,中曰“無折我樹桑”,卒曰“無折我樹檀”,以言莊公不制段于早,而段之彌強也。
叔于田,巷無居人。豈無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
叔于狩,巷無飲酒。豈無飲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
叔適野,巷無服馬。豈無服馬?不如叔也,洵美且武。
大叔于田,刺莊公也。叔多才而好勇,不義而得眾也。
人君明義以正眾,使眾知義,而孰敢為不義?為不義,則眾之所棄也,安能得眾哉?
叔于田,乘乘馬。執轡如組,兩驂如舞。叔在藪,火烈具舉。襢裼暴虎,獻于公所。將叔無狃,戒其傷女。
叔于田,乘乘黃。兩服上襄,兩驂雁行。叔在藪,火烈具揚。叔善射忌,又良御忌。抑磬控忌,抑縱送忌。
叔于田,乘乘鴇。兩服齊首,兩驂如手。叔在藪,火烈具阜。叔馬慢忌,叔發罕忌。抑釋掤忌,抑鬯弓忌。
清人,刺文公也。高克好利而不顧其君,文公惡而欲遠之不能,使高克將兵而御狄于竟,陳其師旅,翱翔河上,久而不召,眾散而歸,高克奔陳。公子素惡高克,進之不以禮,文公退之不以道,危國亡師之本,故作是詩也。
未有義而后其君者也。高克既好利,不顧其君,文公惡而欲遠之,又不能也,于是使將兵而御狄于竟,翱翔河上,久而不召,惟以此為去高克之上策。故公子素惡高克事其君不以禮,而文公去其臣不以道,所以致師散而將奔,是乃危國亡師之本,故作是詩也。清人在彭、在消、在軸,皆鄭地也。清,鄭之邑也;彭、消、軸,鄭郊也。清人,言當時高克將兵皆清邑之人:彭、消、軸,皆所次之地。
清人在彭,駟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
英之以毛羽。
清人在消,駟介麃麃。二矛重喬,河上乎逍遙。
清人在軸,駟介陶陶。左旋右抽,中軍作好。
左旋者,軍之左旋而歸也。右抽者,軍之右抽而退。中軍作好者,中軍,高克所自將也;蓋其散最后,以高克所自將故也。后散者豈誠好于高克而留哉?亦作好而已。
羔裘如濡,洵直且侯。彼其之子,舍命不渝。
群而不黨則宜直,致恭而有禮則宜侯;侯以順王命為善故也。君能直己以順王命,則其臣化之、舍命不渝矣。洵直且侯為君,舍命不渝為臣。
羔裘豹飾,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羔裘晏兮,三英粲兮。彼其之子,邦之彥兮!
此詩皆分作君、臣事:孔武有力為君,邦之司直為臣;三英粲兮為君,邦之彥兮為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