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
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有盈虧,虧則微矣。彼月而微,則固其所;此日而微,則非其常。
日月告兇,不用其行。四國無政,不用其良。
彼月而食,則維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
日月告兇,不用其行,則以四國無政,不用其良故也。月食非其常也,然比日食,則以陽侵陰,猶為常也。此日而食,則為變大矣。
燁燁震電,不寧不令。百川沸騰,山冢崒崩。
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懲!
哀而怪之也。
皇父卿士,番維司徒,家伯維宰,仲允膳夫,
棸子內史,蹶維趣馬,楀維師氏,艷妻煽方處。
求變異所生以用七子,七子所以見寵用事,則以艷妻煽方處故也。艷妻言其配王以色而已,非以德也。煽言其勢盛,若火之煽然。方處,言方處勢未變徙也。艷妻,褒姒也。
抑此皇父,豈曰不時?胡為我作,不即我謀?
徹我墻屋。田卒污萊。曰:予不戕,禮則然矣。
言皇父所為,自以為是,故作我以徙而不即我謀。乃徹我墻屋,使我田不獲治,卑者卒污,高者卒萊。乃曰:“予不戕女,下供上役,禮則然矣。”然則皇父豈肯自以所為為不時乎?此章專言皇父專恣而害及于民也。
皇父孔圣,作都于向,擇三有事,亶侯多藏。
皇父甚愚而自謂甚圣,故詩人因其自圣而譏之曰“孔圣”也。作都于向,徙民而作其邑也。擇三有事,亶侯多藏,則其用人維貨其吉也。
不慭遺一老,俾守我王;擇有車馬,以居徂向。
不自強留一老人以留衛王,則又不忠敬之甚也。
黽勉從事,不敢告勞。無罪無辜,讒口囂囂。
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噂沓背憎,職競由人。
悠悠我里,亦孔之痗。四方有羨,我獨居憂。
民莫不逸,我獨不敢休。天命不徹,我不敢效,我友自逸。
幽王之時,天下病矣,而我所居里則又甚病矣。徹,通也。不通,則以言其窮也。其窮,命也;勉之而已,故不敢效我友自逸也。時蓋有潔身而去者,己獨不去,故有是言。
此詩前三章言災異之變。四章言致災由于小人,而皇父小人之魁也,故五、六章專言皇父之惡。七章言小人在位,天降之災,則天變生于人妖也。八章言己之憂勞,而一篇之義終矣。
浩浩昊天,不駿其德。降喪饑饉,斬伐四國。昊天疾威,弗慮弗圖。舍彼有罪,既伏其辜;若此無罪,淪胥以鋪。
浩浩,廣大流通之意。元氣廣大曰昊天。
周宗既滅,靡所止戾。正大夫離居,莫知我勚。三事大夫,莫肯夙夜;邦君諸侯,莫肯朝夕。庶曰式臧,覆出為惡。
方是時,周未滅而曰既滅者,其滅之形成故也。《周官》八職,一曰“正”,六官之長是也。
如何昊天,辟言不信?如彼行邁,則靡所臻。凡百君子,各敬爾身。胡不相畏?不畏于天!
世雖昏亂,君子不可以為惡,自敬故也,畏人故也,畏天故也。
戎成不退,饑成不遂。曾我暬御,憯憯日瘁。凡百君子,莫肯用訊;聽言則答,譖言則退。
患難如此,則凡百君子,宜任其憂責,然慘慘然日瘁,則我暬御而已。蓋王所親厚聽用,暬御而已,則患難之憂,非其暬御,誰肯任之?
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維躬是瘁。哿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處休。維曰于仕,孔棘且殆。云不可使,得罪于天子;亦云可使,怨及朋友。
忠實之人,辭不能自達,而病其躬。巧言之人,以能曲折應變,無所凝止,而俾躬處休矣。“巧言如流,俾躬處休”者,言小人佞而獲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