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此三物,蓋若鄭莊公令出雞、犬、豭以詛,毛遂取雞、狗、馬之血以盟也。蓋古盟詛如此也。
為鬼為蜮,則不可得。有靦面目,視人罔極。作此好歌,以極反側。
作是詩將以絕之也,而曰好歌者,唯其好也,是以極求其反側。極其反側,非惡之也,有欲其悔悟之心焉爾。
萋兮斐兮,成是貝錦。彼譖人者,亦已大甚。
哆兮侈兮,成是南箕。彼譖人者,誰適與謀?
錦,斐也。哆、侈皆是張大之意。
緝緝翩翩,謀欲譖人。慎爾言也,謂爾不信。
不慎爾言,則聽者有時而悟,謂爾不信矣。
捷捷幡幡,謀欲譖言,豈不爾受?既其女遷。
豈不爾受,既其女遷者,上好譖則固將受汝,然好譖不已,則遇譖之禍,既遷而及汝矣。
驕人好好,勞人草草。蒼天蒼天!視彼驕人,矜此勞人。
“驕人好好,勞人草草”者,驕人譖行而得意,勞人遇譖而失度,其情狀如此也。“蒼天蒼天”,蓋以王之不明,無所告愬,而告之于天也。
彼譖人者,誰適與謀?取彼譖人,投畀豺虎;
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
楊園之道,猗于畝丘。寺人孟子,作為此詩。凡百君子,敬而聽之。
楊園下地,以況卑人;畝丘高地,以況大臣。欲陵畝丘,則必道楊園,言將譖大臣,必始于卑人也。
習習谷風,維風及雨,將恐將懼,維予與女;將安將樂,女轉棄予。
相與達其道,以施于下;相與致其道,以格于上。
習習谷風,維風及頹。將恐將懼,寘予于懷;將安將樂,棄予如遺。
風之扇物,則因其勢而相高;朋友相汲引,則德義相高。
習習谷風,維山崔嵬。無草不死,無木不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
風之于草木,長養成就之,則風之德亦大矣。然不能不終以萎死,則風有所不能免也。孰為此者乎?天地也。天地尚然,而況人乎?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莪已蓼蓼長大,而我視之以為非莪,反謂之蒿者,因在征役中,憂思不能精識其事也。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瓶之罄矣,維罍之恥。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缾,譬則民也;罍,譬則君也。缾之罄則罍之恥,民之窮則君之羞。其禍已熾,則民鮮矣,故謂之鮮民。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出入腹我,雖至于壯大尚然也。
南山烈烈,飄風發發。民莫不谷,我獨何害?
南山之氣烈烈。民莫不谷,我獨何害,傷己獨不得終養也。
南山律律,飄風弗弗,民莫不谷,我獨不卒。
南山之勢律律,蓋崒嵂之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