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只君子,福祿膍之。優哉游哉,亦是戾矣。
骍骍角弓,翩其反矣。兄弟婚姻,無胥遠矣。
爾之遠矣,民胥然矣。爾之教矣,民胥效矣。
此令兄弟,綽綽有裕。不令兄弟,交相為愈。
此令兄弟,綽綽有裕者,交相愛故也。不令兄弟,交相為愈者,交相惡也。
民之無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讓,至于己斯亡。
民喪其良心,不參彼己之曲直,躬自薄而厚責于人也,則各相怨于一方。受爵不讓,專利而有之也。至于己斯亡,怨之所歸、禍之所集故也。
老馬反為駒,不顧其后。如食宜饇,如酌孔取。
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君子有徽猷,小人與屬。
君子有徽猷于此,則小人與屬于彼矣。
雨雪瀌瀌,見晛曰消。莫肯下遺,式居婁驕。
其來之眾則瀌瀌。“雨雪瀌瀌,見晛曰消”者,譬之君子自昭明德以在民上,則民之惡德消矣。
雨雪浮浮,見晛曰流。如蠻如髦,我是用憂。
積之高則浮浮。粲然有文以相接,歡然有恩以相愛,中國之道也。中國道盡,則如蠻如髦矣。如蠻如髦,是謂大亂,故我是用憂也。
有菀者柳,不尚息焉?上帝甚蹈,無自昵焉。俾予靖之,后予極焉。
但謂上帝甚蹈者,不敢斥言幽王之惡。幽王暴虐,其蹈人甚矣,則人皆欲自遠,無欲自昵也。
有菀者柳,不尚愒焉?上帝甚蹈,無自瘵焉。俾予靖之,后予邁焉。
愒,小息也。
有鳥高飛,亦傅于天。彼人之心,于何其臻?曷予靖之?居以兇矜。
“有鳥高飛,亦傅于天”者,尚有所極也。“彼人之心,于何其臻”者,其難知甚矣。
彼都人士,狐裘黃黃。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歸于周,萬民所望。彼都人士,臺笠緇撮。彼君子女,綢直如發。我不見兮,我心不說。
臺笠緇撮,在野與眾皆作之服也。綢直如發,則其德性之善也。
彼都人士,充耳琇實。彼君子女,謂之尹吉。我不見兮,我心苑結。彼都人士,垂帶而厲。彼君子女,卷發如蠆。我不見兮,言從之邁。
厲,大帶也。是不可得見也,得見則我從之邁也。
匪伊垂之,帶則有余。匪伊卷之,發則有旟。我不見兮,云何盱矣!
采綠,刺怨曠也。幽王之時,多怨曠者也。
明盛之朝,外無曠夫,內無怨女。今幽王之時反此,故賦《采綠》之詩以刺焉。
終朝采綠,不盈一匊。予發曲局,薄言歸沐。
既曲局矣,則其歸沐非得已也。然而曰“薄言歸沐”,則亦局而已。此與伯兮所謂“豈無膏沐,誰適為容”異意也。
終朝采藍,不盈一襜。五日為期,六日不詹。
之子于狩,言韔其弓。之子于釣,言綸之繩。
其釣維何?維魴及鱮。維魴及鱮,薄言觀者。
芃芃黍苗,陰雨膏之。悠悠南行,召伯勞之。
我任我輦,我車我牛。我行既集,蓋云歸哉!
此章見召伯之遇役夫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