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之嫡長殤,車三乘。公之庶長殤,車一乘。大夫之嫡長殤,車一乘。
公之喪,諸達官之長杖。
君于大夫,將葬,吊于宮,及出,命引之,三步則止。如是者三,退,朝亦如之,哀次亦如之。
五十無車者,不越疆而吊人。
季武子寢疾,蟜固不說齊衰而入見,曰:斯道也將亡矣,士唯公門說齊衰。武子曰:不亦善乎!君子表微。及其喪也,曾點倚其門而歌。
大夫吊,當事而至,則辭焉。吊于人,是曰不樂。婦人不越疆而吊人。行吊之日,不飲酒食肉焉。吊于葬者,必執引,若從柩及壙,皆執紼。喪,公吊之,必有拜者,往謝之。雖朋友、州里、舍人可也。吊曰:寡君承事。主人曰:臨。君遇柩于路,必使人吊之。大夫之喪,庶子不受吊。
妻之昆弟為父后者死,哭之嫡室,子為主,袒、免、哭、踴。夫入門右,使人立于門外,告來者,狎則入哭。父在,哭于妻之室。非為父后者,哭諸異室。有殯,聞遠兄弟之喪,哭于側室。無側室,哭于門內之右。同國則往哭之。
子張死,曾子有母之喪,齊衰而往哭之。或曰:齊衰不以吊。曾子曰:我吊也與哉?
有若之喪,悼公吊焉,子游擯,由左。
齊谷王姬之喪,魯莊公為之大功。或曰:由魯嫁,故為之服姊妹之服。或曰:外祖母也,故為之服晉獻公之喪,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聞之,亡國恒于斯,得國恒于斯。雖吾子儼然在憂服之中,喪亦不可久也,時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圖之。以告舅犯,舅犯曰:孺子其辭焉!喪人無寶,仁親以為寶。父死之謂何?又因以為利,而天下其孰能說之?孺子其辭焉!公子重耳對客曰:君惠吊亡臣重耳,身喪父死,不得與于哭泣之哀,以為君憂。父死之謂何?或敢有他志以辱君義。
稽顙而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子顯以致命于穆公。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夫稽顙而不拜,則未為后也,故不成拜。哭而起,則愛父也。起而不私,則遠利也。
帷殯,非古也。自敬姜之哭穆伯始也。
喪禮,哀戚之至也。節哀,順變也。君子念始之者也。
復,盡愛之道也,有禱祠之心焉。望反諸幽,求諸鬼神之道也。北面,求諸幽之義也。
拜、稽顙,哀戚之至隱也。稽顙,隱之甚也。
飯用米、貝,弗忍虛也。不以食道,用美焉爾。
銘,明旌也。以死者為不可別已,故以其旗識之。愛之,斯錄之矣。敬之,斯盡其道焉耳。重,主道也。殷主綴重焉,周主重徹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