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將出征,類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禰,禡于所征之地。受命于祖,受成于學。出征執有罪,反釋奠于學,以訊馘告。
受命于祖,此即載主而受命,用命賞于祖是也。上“已造乎禰”《疏》云即是造禰,非也。
天子諸侯無事,則歲三田,一為干豆,二為賓客,三為充君之庖。無事而不田,曰不敬。田不以禮,曰暴天物。天子不合圍,諸侯不掩群。天子殺則下大綏,諸侯殺則下小綏,大夫殺則止佐車。佐車止則百姓田獵。獺祭魚,然后虞人入澤梁。豺祭獸,然后田獵。鳩化為鷹,然后設罻羅。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昆蟲未蟄,不以火田。不麛,不卵,不殺胎,不殀夭,不覆巢。
冢宰制國用,必于歲之杪,五谷皆入,然后制國用。用地小大,視年之豐耗。以三十年之通制國用,量入以為出。祭用數之仂。喪三年不祭,唯祭天地社稷,為越紼而行事。喪用三年之仂,喪祭用不足曰暴,有余曰浩。祭,豐年不奢,兇年不儉。國無九年之畜曰不足,無六年之蓄曰急,無三年之蓄曰國非其國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雖有兇旱水溢,民無菜色,然后天子食,日舉以樂。
天子七日而殯,七月而葬。諸侯五日而殯,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殯,三月而葬。三年之喪,自天子達。庶人縣封,葬不為雨止,不封不樹。喪不貳事,自天子達于庶人。喪從死者,祭從生者,支子不祭。
“喪不貳事”當連“自天子至于庶人”為句。三年不從政,所謂不貳事,使壹于喪事也。金革無辟上使之,非也。或權制也。孟子前以士后以大夫,謂棺槨衣衾之不同,與此喪從死者、祭從生者似異。
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大祖之廟而七。諸侯五廟,二昭二穆,與大祖之廟而五。大夫三廟,一昭一穆,與大祖之廟而三。士一廟。庶人祭于寢。
天子諸侯宗廟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嘗,冬曰烝。天子祭天地,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視三公,四瀆視諸侯。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
天子諸侯,祭因國之在其地而無主后者。
天子犆礿,祫禘、祫嘗、祫烝。諸侯礿則不禘,禘則不嘗,嘗則不烝,烝則不礿。諸侯礿犆,禘一犆一祫。嘗祫,烝祫。
天子社稷皆大牢。諸侯社稷皆少牢。大夫、士宗廟之祭,有田則祭,無田則薦。庶人春薦韭,夏薦麥,秋薦黍,冬薦稻。韭以卵,麥以魚,黍以豚,稻以雁。祭天地之牛角繭栗,宗廟之牛角握,賓客之牛角尺。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庶人無故不食珍。
庶羞不逾牲,燕衣不逾祭服,寢不逾廟。
古者公田藉而不稅,市廛而不稅,關譏而不征,林麓川澤,以時入而不禁。夫圭田無征。
用民之力,歲不過三日。
田里不粥,墓地不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