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皇帝挽辭四首
去序三朝圣,行崩萬國天。憂勤無曠古,治洽最長年。仁育齊高厚,哀思罄幅員。欲知千載美,道德冠遺編。
二
憑幾微言絕,群臣涕泗揮。哀號三級陛,縞素九重圍。天上仙游遠,宮中御座非。最悲帷幄侍,不復未明衣。
三
厭代人間世,收神天上游。遽然虛玉座,不復望珠旒。待旦移巾幘,饔人改膳羞。尋常飛白幾,寂寞暗塵浮。
四
同軌群方至,因山十月催。永違天日表,空有肺肝摧。帳殿流蘇卷,鈴歌《薤露》哀。宮中垂曉軔,西去不更回。
英宗皇帝挽辭二首
御氣方尊極,乘云已泬寥。衣冠萬國會,陵寢百神朝。夏鼎傳歸啟,虞羹想見堯。誰當授椽筆,論德在瓊瑤。
二
玉冊上鴻名,猶殘警蹕聲。忽辭千歲祝,虛卜五年征。羽衛悲哀送,山陵指顧成。謳歌歸圣子,世孝在持盈。
神宗皇帝挽辭二首
將圣由天縱,成能與鬼謀。聰明初四達,俊盡旁求。一變前無古,三登歲有秋。謳歌歸子啟,欽念禹功修。
二
城闕宮車轉,山林隧路歸。蒼梧云未遠,姑射露先晞。玉暗蛟龍蟄,金寒雁鶩飛。老臣他日淚,湖海想遺衣。
慈圣光獻皇后挽辭二首
國賴姜任盛,門歸馬鄧高。《關雎》求窈窕,《卷耳》念勤勞。圣淑才難擬,休明運繼遭。岡原今獻卜,帷扆正攀號。
二
涂山女德茂,京室母才難。具美多前志,余光永后觀。遺衣遷館御,祖載出宮菆。終始神孫孝,長留萬國歡。
正肅吳公挽辭三首
公嘗舉賢良,終河南守,葬鄭。予舉進士時,公知舉。
從容邊塞議,慷慨廟堂爭。曲突非無驗,方穿有不行。朝廷終倚賴,贈襚極哀榮。豈慕公孫貴,平生學董生。
二
應世文章手,宜民政事才。朝多側目忌,士有拊心哀。書蠹平生簡,香寒后夜灰。悠悠國西路,空得葬車回。
三
昔繼吳公治,今從子產游。里門無舊客,鄉國有新丘。謀讓禆諶遠,文歸賈誼優。此時辜怨寵,西望涕空流。
文元賈公挽辭二首
功名烜赫在三朝,經術從容輔漢條。儒服早紆丞相紱,戎冠再插侍中貂。開倉六塔流人復,出甲甘陵叛黨銷。東第秖今空畫像,當時于此識風標。
二
銘旌蕭颯九秋風,《薤露》悲歌落月中。華屋幾人思賈傅,佳城今日閉滕公。名垂竹帛書勛在,神寄丹青審象同。天上貂蟬曾夢賜,歸魂應佩紫陽宮。
元獻晏公挽辭三首
文章晉康樂,經術漢公孫。舊秩疑丞貴,前功保傅尊。傳呼猶在耳,會哭已填門。蕭瑟城南路,鳴笳上九原。
二
終賈年方妙,蕭曹地已親。優游太平日,密勿老成人。抗論辭多秘,賡歌跡已陳。功名千載下,不負漢庭臣。
三
感會真奇遇,飛揚獨妙齡。他年西餞日,此夜上騎星。宿惠留藩屏,余忠在禁庭。音容無處所,髣髴寄丹青。
忠獻韓公挽辭二首
心期自與眾人殊,骨相知非淺丈夫。獨斡斗杓環帝座,親扶日轂上天衢。鋤耰萬里山無盜,袞繡三朝國有儒。爽氣忽隨秋露盡,但留陳跡在龜趺。
二
兩朝身與國安危,典策哀榮此一時。木稼嘗聞達官怕,山頹果見哲人萎。英姿爽氣歸圖畫,茂德元勛在鼎彝。幕府少年今白發,傷心無路送靈輀。
正憲吳公挽辭
丙魏雖遭漢道昌,豈如公出值虞唐?秀鍾舊國山川氣,榮附中天日月光。更化事功參虎變,贊元時序得金穰。傷心鼓吹城南陌,回首新阡柏一行。
孫威敏公挽辭
功名一世事,興廢豈人謀?重為蒼生起,終隨逝水流。凄涼歸部曲,零落掩山丘。許國言猶在,奸諛可使羞。
崇禧給事同年馬兄挽辭二首
慶歷公偕起,元豐我獨傷。兩楹終昔夢,五鼎繼前喪。熏歇曾攀桂,甘留所憩棠。素風知不墜,能世有諸郎。
二
藏室亡三篋,得之公最多。露晞當晚景,川逝作前波。惠寄輿人誦,悲傳挽者歌。竹西攜手處,清淚邈山河。
陳動之秘丞挽辭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