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漢賈誼,官過楚荀卿。望古君無憾,論今我未平。有風吹畫翣,無日照佳城。空復文章在,流傳世上名。
二
人間三十六,追逐孔鸞飛。似欲來為瑞,如何去不歸?琴樽已寂寞,筆墨尚光輝。空復平生友,西華豈易依?
贈工部侍郎鄭公挽辭
地蟠江漢久知靈,通德門中見老成。南去伏波推將略,北來光祿擅詩名。密章贈襚連三組,畫翣喪車載一旌。陰德故應多后福,可能生子但升卿。
致仕虞部曲江譚君挽辭
同時獻賦久無人,握手悲歡跡已陳。它日白衣霄漢志,暮年朱紱水云身。虛容劍幾今長夜,小隱山林秖舊春。豈惜埋辭追往事,齒衰才盡獨傷神。
馬玘大夫挽辭
冠蓋青門道,知君自少時。從容他日喜,奄忽暮年悲。江月明丹旐,湖風冷繐帷。音容雖可想,材力竟何施?
宋中道挽辭
文史傳家學,聲名動帝除。蘭堂空作賦,金匱不讎書。勝事悲疇昔,清談想緒余。吹簫索上去,歸國有魂車。
王中甫學士挽辭
同學金陵最少年,奏書曾用牘三千。盛名非復居人后,壯歲如何棄我先?種橘園林無舊業,采蘋洲渚有新篇。蒜山東路春風綠,埋沒誰知太守阡?
王逢原挽辭
蒿里竟何在,死生從此分。謾傳仙掌籍,誰見鬼修文?蔡琰能傳業,侯芭為起墳。傷心北風路,吹淚濕江云。
葛興祖挽辭
憶隨諸彥附青云,場屋聲名看出群。孫寶暮年猶主簿,卜商今日更修文。山川凜凜平生氣,草木蕭蕭數尺墳。欲寫此哀終不盡,但令千載少知君。
河中使君修撰陸公挽辭三首
文采機云后,知名實妙年。銀鉤工壯麗,金薤富清研,批鳳多新貴,憑熊數外遷。空令猗氏監,遺愛有良田。
二
皖城初得故人詩,嘆息龍媒踠壯時。太史滯留終不偶,中郎制作遂無施。二千石祿今何有?四十車書昔漫知。海曲冷云埋拱木,延州空掛暮年悲。
三
前旌一幅粉書名,行路知君亦涕零。遂失詞人空甫里,謾留悲鶴老華亭。主張壽祿無三甲,收拾文章有六丁。歸處仙龕終不遠,新墳東見海山青。
王子直挽辭
多才自合至公卿,豈料青衫困一生。太史有書能敘事,子云于世不徼名。丘墳慘淡箕山綠,門巷蕭條潁水清。握手笑言如昨日,白頭東望一傷情。
孫君挽辭名適。
喪車上新壟,哀挽轉空山。名與碑長在,魂隨帛暫還。無兒漫黃卷,有母亦朱顏。俛仰平生事,相看一夢間。
處士葛君挽辭
楚人黃歇地,晉代葛洪家。特擅山川秀,相承黻冕華。猗君有清尚,于世不雄夸。令子能傳業,流光未可涯。
永壽縣太君周氏挽辭二首鄧忠臣母。
永壽開新邑,長沙返舊塋。金葩冷鈿軸,粉字暗銘旌。薤久露難濕,蘭余風尚清。慶鍾知有在,令子合升卿。
二
子引金閨籍,身開石窌封。靈輴悲吉路,象服儼虛容。楚挽雖多相,萊衣不更縫。誰知逝川底,劍自喜相逢。
致仕邵少卿挽辭二首
謝朓城中守,梁鴻基下歸。素車馳吉路,丹旐卷寒輝。撫幾虛容在,瞻圖實貌非。無因置一酹,空此嘆長違。
二
杯酒邗溝上,紛紛已十年。音容常想見,風跡每流傳。老去元卿位,新開太守阡。慶門當更大,子弟固多賢。
葛郎中挽辭二首
卷卷繐帷輕,空堂晝哭聲。衣冠遺故物,杯案若平生。白馬有悲送,赤車非古行。低徊九原日,光景在銘旌。
二
蠻荊長往地,湖海獨歸時。旅櫬蛟龍護,銘旌雁鶩隨。此生要有盡,何物告無期。一片幽堂石,公知我不欺。
悼王致處士
處士生涯水一瓢,行年七十更蕭條。老妻稻下分遺秉,弱子松間拾墮樵。豈有聲名高后世,遂無饘粥永今朝。窮魂散漫知何處,甬水東西不可招。
蘇才翁挽辭二首
空余一丹旐,無復兩朱轓。寂寞蒜山渡,陂陀京口原。音容歸繪畫,才業付兒孫。尚有故人淚,滄江相與翻。
二
翰墨隨談嘯,風流在弟兄。浮名同逆旅,壯志負平生。使節何年去?喪車故老迎。悠悠京口外,落日照銘旌。
悼慧休
休公遂不起,難料復難忘。玉骨隨薪盡,空留一分香。&lt;/div&g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