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某:尚書之實多廢矣,而郎位尚為朝廷所重。爾藝文操行,政事之材,推舉進遷,以至于此。出佐州治,論功應條。改序中行,往其祗服!可。
屯田員外郎陳安道可都官員外郎制
敕某:士夫奉法循理以共厥服,至于三歲而無咎罰,其可無進遷之法以慰勉之哉?爾藝文起家,而行義修飭,比更器使,實以才稱。往服寵章,愈其思勉!可。
屯田員外郎晁仲約可都官員外郎制
敕某:褒善錄勤,朝廷之政。爾清明敏達,士類所稱,典治一州,風政彌劭。有司序績,當得進遷。往服寵章,愈其思勉!可。
屯田員外郎唐諲可都官員外郎制
敕某:爾藝文行治,進有可稱,為郎尚書,三年于此矣。職事之最,法當進遷。愈其懋功,以對新命!可。
屯田員外郎林大年可都官員外郎制
敕某:士之有為者,豈必慶賞而后勸哉?然黜陟者勵世之通法,而為天下者所不能廢也。爾被文蓄德,從政有聲,會課當遷,序官一列。往其勵勉,膺此寵榮!可。
太常博士胥元衡可屯田員外郎制
敕某:仕于朝廷者,有勞而無罪,至于三歲,則遷位一等,所以明有勸也。爾名臣之子,行義修飭,以才自奮,從政有稱。往服寵章,愈其思勉!可。
太常博士李處厚可屯田員外郎制
敕某:爾政事之材,藝文之學,潔身慎行,皆以有稱。試請利權,是亦煩使。序功錄最,當得進遷。列職南宮,往其祗服!可。
比部員外郎呂元規可駕部員外郎制
敕某:褒善錄勤,邦有常法。爾護軍糴,將邊漕,悉心營職,才谞見稱。會課序遷,往其祗服!可。
吳充轉官制
敕某:士之好德樂善而無求,則爵賞有不足以勸焉,而爵賞固不廢乎無求之士。爾文章行義政事之實,士友之所服,朝廷之所稱。然方試爾于外,以觀爾為,而審官上爾歲月之勞,法當遷位一等。此雖不足以為爾勸,而天下至公之法不可以廢者也。往其懋承之哉!可。
劉敞轉官制
敕某:褒善錄最,朝廷至公,況吾邇臣,在法當陟!具官某,文章博美,政事詳敏,心通道德之意,躬率仁義之行。久于侍從,實允詢謀;付以方維,又能鎮撫。甄序乃績,進遷厥官。朕命惟休,往其祗服!可。
劉覺等轉員外郎制
敕某:官所以制祿位之等,職所以敘才分之宜,視職之廢舉與行之失得而下上其官,此吾為天下立法以廢置賞誅之大體也。爾持其行而無失,修其職而無廢,三年于此矣,不可以徒置也,宜有賞焉。序進一官,往欽乃服!可。
王伯恭轉官制
敕某:方今仕于朝廷者,率三歲而一遷,論者患其不足以勸功。然日月久矣,能祗慎不怠,免于罪悔,則亦宜有以褒嘉,此朕所以使爾得遷之意也。士之為義,蓋有常心,何必利焉,然后知勸?可。
王允轉官制
敕某:爾能誦先王之言,以得祿位,施于有政,又以才稱,丞于殿中,歲月久矣。博士之選,儒者所宜,以為爾官,其往祗載!可。
李正臣轉官制
敕某:《書》曰:“欽哉欽哉,惟刑之恤哉!”此吾所以建審刑之職,而擇取智能之士以為詳議之官。爾以藝文起家,又能明習法令,靖共厥位,有伐當遷。姑使序于太常,而仍其覆讞之事。往為審克,以稱欽恤之意。可。
劉叔寶轉官制
敕某:士之修身慎行,宣力四方,豈皆以取爵祿之報哉?蓋其志有以謂義當如此。然而爵祿必稽行治勞烈而加焉。今吾序進爾官,以有積功之實,義不可以無報也。在爾自為,則欲知夫義當如此,而無志乎寵利,然后可以事君。往其勉哉,尚有終譽!可。&lt;/div&g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