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富弼三代制六道
曾祖
敕:大臣有慶于國,則爵命上施其考祖,所以章賢德、廣褒勸也。具官某曾祖某,躬執義善,發身揚名,詒于曾孫,集有福祿,登踐樞極,卓為臣宗。申命有加,尚榮幽穸!可。
曾祖母
敕:宗工之選,所以寵雋良;大國之封,所以褒賢淑。具官某曾祖母某氏,順足以有相,嚴足以有臨,來嬪名家,詒祿厥后,為國元老,儀刑萬方。開號全齊,既光大矣。徙之北國,其愈知榮。可。
祖
敕:列爵五等,莫尊于公,必有盛德之士,然后可以膺此號。具官某祖某,秉哲迪義,不躬顯榮,祚流聞孫,為世碩輔。追褒之禮,既極寵崇。序爵啟封,尚其嘉享!可。
祖母
敕:天子之宰,朕所恃以綱紀四方者也,爵命加其祖妣,豈不宜哉?具官某祖母某氏,蓄德在躬,以成家室,發祥于后,以遺子孫。申錫有邦,蓋惟舊典。魏大名也,以是追封。豈特為窀穸之榮,亦所以佑其后世。可。
父
敕:士以有子為榮,子以顯親為孝。宗公元老,世恃以寧,當有追崇之恩,稱其致孝之意。具官某父某,惠和敦大,明允忠篤,位不侔德,乃生碩人,寅亮先帝,寵綏四海,方興就事,佐佑朕躬。申命有章,兼榮幽顯。可。
亡母
敕:朕初纂服,登用舊臣,褒厚其親,率循故事。具官某母某氏,顯相吉士,篤生碩人,壽善康寧,考終福祿。追榮新竁,申命大邦。尚其淑靈,膺此休寵!可。
參知政事歐陽修三代制六道
曾祖郴贈太子少保可贈太子太保
敕:君子善善之義,下及子孫。況推而上之至其祖考,所以褒美崇寵,豈顧可以不稱哉?故先王宗廟之制,視其爵位之高下,以為世數之遠近,而本朝追命之禮,亦從其子孫名數之卑尊。具官某曾祖某,潛于丘園,躬有善行,畜積之慶,施于曾孫,為時宗工,名重天下。圖任以登于右府,褒嘉當及其前人。東宮之孤,位已顯矣。進秩一品,尚其享哉!可。
曾祖母追封延安郡太夫人劉氏可追封榮國太夫人
敕:尊之欲其貴,親之欲其富,豈特人主有是心哉?推是心以施于人,此人主所以與天下同憂樂之意也。祿有厚薄,故禮有隆殺;位有高下,故施有遠近。古之道也,其可忘哉?具官某曾祖母某氏,含德在躬,作嬪令族,積善之慶,覃其后昆。惟時聞孫,實朕良弼,登與政事,人無間言。其疏大邦之封,以報流澤之施。寵靈之極,尚克享哉!可。
祖贈某官龍舒本將此制屬‘樞密使張昪祖贈某官’。
敕:朕惟有天下者得推其祖考上配于天,蓋孝子慈孫所以極其尊崇之意。推是心以及夫在位,則其寵祿之厚者,豈不欲以及其所謂尊親者哉?此朕所以褒寵大臣之先以尊爵貴官,而有至乎三世者也。具官某祖某,積德累善,施于后嗣,為予輔弼,始大厥家。東宮之孤,既以命汝。增榮一品,尚克享哉!可。
祖母
敕:朕疏郡縣以君諸臣之母,欲以慰慈孫孝子之心。至于政事之臣,則封國及其王母,所以望其功者厚矣,則慰其心者,顧可以薄哉?具官某祖母某氏,來嬪名家,克配君子,積善之福,覃于其孫,左右朕躬,豫圖政事。嘉而有后,錫以大邦。維靈在幽,尚克膺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