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江東日得毀于流俗之士,顧吾心未嘗為之變。則吾之所存,固無以媚斯世,而不能合乎流俗也。及吾朋友亦以為言,然后怵然自疑,且有自悔之心。徐自反念:古者一道德以同天下之俗,士之有為于世也,人無異論。今家異道,人殊德,又以愛憎喜怒變事實而傳之,則吾友庸詎非得于人之異論、變事實之傳,而后疑我之言乎?況足下知我深,愛我厚,吾之所以日夜向往而不忘者,安得不嘗試言吾之所自為,以冀足下之察我乎?使吾自為如此,而可以無辠,固夫善,即足下尚有以告我,使釋然知其所以為辠,雖吾往者已不及,尚可以為來者之戒。幸留意以報我,無忽!
與王深父書二
某頓首。自與足下別,日思規箴切劘之補,甚于饑渴。足下有所聞,輒以告我,近世朋友,豈有如足下者乎?此固某所望于足下者,惜乎與足下相去遠,過失日甚,而不肯傳聞于足下。誠使盡聞而盡教之,雖某之愚,其庶幾少有成乎?惟足下不以數附書為勤。幸甚幸甚!
二
某頓首。近已奉狀,不知到否,竟不得脫省中。而今日就職,聞足下當入都下,幸能蚤來,冀得一見。若足下來差池,則某此月乞去至淮南迎親矣。出不過三四十日,則還至都下。幸足下且留,以待某還,事欲講于左右者甚眾,切勿遽去。若今不得一見,又不知何時奉見,切勿亟歸也。
有王逢原者,卓犖可駭,自常州與之如江南,已見其有過人者。及歸而見之,所學所守,愈超然殆不可及。忽得報死矣,天于善人君子如此,可嘆可嘆!如逢原者,求之于時,殆未見比,不知常君方之孰賢耳。可痛可痛!恨足下不得見之耳。書不盡意,自愛自愛!
答劉讀秀才書
久不聞問,忽得書,承侍奉萬福,良以為慰。見問進退去就之意,蓋道之所存,意有所不能致,而意之所至,言有所不能盡。第深考微子一篇,則古之圣人君子所以趣時合變,蓋可睹矣。阻闊愈遠,惟自愛,數以書見及。&lt;/div&g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