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的陽光透過市禮堂的彩繪玻璃,在紅地毯上投下細碎的光斑,像撒了一地金粉。
沈青云站在主席臺中央,手里握著燙金的講話稿,耳邊是老干部們熱烈的掌聲,那掌聲里帶著歲月沉淀的厚重,每一聲都像是對過往歲月的回響。
新年團拜會已經進行了一個小時,他剛剛結束了長達二十分鐘的講話,內容從經濟發展到民生改善,最后落在對退休干部的新春祝福上。
講話稿的邊角被他的手指摩挲得有些發皺,那是他反復修改了五遍的成果,字里行間都透著對老干部的敬重。
“沈書記的講話實在!”
華陽市原人大常委會主任趙萬林拄著拐杖,一步一步挪過來,枯瘦的手緊緊握住沈青云的手。趙萬林的手背上布滿了老年斑,指關節因為常年勞作而有些變形,但握力卻出奇地大。
他在八十年代曾經擔任華陽市委書記,退休之后拒絕了各種待遇,選擇去農村種地。
“去年華陽的變化我們都看在眼里,尤其是干部作風,比以前硬朗多了。”
沈青云能感覺到趙萬林掌心的溫度,那溫度里帶著老一輩干部的赤誠。
他笑著點頭,身體微微前傾,語氣謙遜:“趙老您多提意見,我們還有很多不足。您是看著華陽一步步發展起來的,您的經驗對我們來說就是寶藏。”
趙萬林渾濁的眼睛里閃過一絲光亮,他顫巍巍地說:“我聽說你把周勁松那案子辦得很漂亮,沒留情面。好啊,就該這樣!干部隊伍就得好好整頓,不然對不起老百姓的信任。”
沈青云目送趙萬林被家人攙扶著離開,趙萬林的拐杖敲擊地面的聲音“篤篤”作響,像是在為他們這代人的堅守敲打著節拍。
他轉身和市長朱鴻起交換了一個眼神,朱鴻起嘴角噙著笑,微微點頭。
這場團拜會開得很順利,至少表面上,華陽官場呈現出一派祥和的景象。
…………
禮堂外的寒風卷著細碎的雪粒,打在臉上有些刺痛。
沈青云裹緊了大衣,對身邊的吳明浩說道:“下一站是干休所?”
“是的,沈書記。車已經備好了。”
吳明浩手里拿著一個厚厚的文件夾,里面是干休所所有老干部的詳細資料,包括身體狀況、家庭情況,甚至還有他們的生日和喜好。
沈青云拿過來看了看,大概記住了要拜訪的名單。
干休所坐落在城郊的一片松林里,紅磚墻圍起的院子里,幾棵老松樹的枝椏上積著薄薄的雪。車子剛停穩,干休所的所長就迎了上來,臉上堆著憨厚的笑:“沈書記,您可來了,老首長們都盼著您呢。”
沈青云走進活動室時,二十幾位老干部正圍坐在火爐邊聊天,看到他進來,紛紛站起身。
活動室的墻上掛著幾張黑白照片,那是老干部們年輕時在戰場上的合影,照片里的人英姿颯爽,眼神堅定。
“都坐著,都坐著。”
沈青云連忙擺手,一臉客氣的說道:“天這么冷,別凍著。”
他挨著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將軍坐下,老將軍的軍裝上還別著一枚軍功章,在昏暗的光線下閃著光。
“小沈啊,聽說你要在華陽搞干部輪崗?”
老將軍開門見山,聲音洪亮得像洪鐘說道:“我舉雙手贊成,老是在一個地方待著,容易滋生腐敗,得讓他們流動起來,才能保持清醒。”
沈青云心里一動,這正是他接下來要推進的工作。
他笑著說:“老將軍您消息真靈通。確實有這個想法,還在調研階段,想聽聽您的意見。”
“意見就是要快、準、狠!”
老將軍用拐杖敲了敲地面,沉聲說道:“當年我們打仗,說打就打,從不拖泥帶水。現在搞干部管理也是一個道理,發現問題就得馬上解決,不能等問題成堆了再動手。”
旁邊的幾位老干部也紛紛附和:“是啊,沈書記,我們這些人雖然退下來了,但心還在華陽的發展上。有什么需要我們做的,您盡管開口。”
沈青云心里暖暖的,這些老干部雖然離開了工作崗位,但心里始終裝著華陽的百姓。
他站起身,給每位老干部遞上一個慰問金紅包和一盒茶葉:“一點心意,祝您們身體健康,新年快樂。”
離開干休所時,雪下得大了些,松樹林里傳來“簌簌”的落雪聲。
沈青云回頭望了一眼那棟紅磚墻的小樓,心里暗暗發誓,一定要把華陽的工作做好,不辜負這些老干部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