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亡方面,根據最新匯總上報,3個鐵道步兵旅累計傷亡約3000人,4個萬人建設師傷亡1000多人、第2中型合成旅傷亡300人、第1特戰旅傷亡48人、技術員意外傷亡44人....”
提到傷亡方面,戰區鐵道部隊司令員張振國聲音明顯低沉了很多..
長達1500公里的鐵路,整個鐵道部隊為此付出了將近5000人的代價,相當于每推進300米,就有一名鐵道部隊的戰士永遠倒下!
約等于一個5000人的步兵旅被成建制的消滅了,如此重大的損失,如何能不叫人心情沉重?
并且對于這1500公里的鐵路段,眼下傷亡并非是結束、并不是代表以后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末世的殘酷之處在于,這一切僅僅只是開始!
只要末世一天不結束、只要這長達2000公里的運輸線一天不停運,就一直會是中州戰區身上一道流血的傷疤...
為了守護這條漫長的運輸線,未來的駐軍部隊、后勤人員必將在此長期的持續流血...
運輸線就是生命線,它代表著生命,也消耗著生命!
對此,顧承淵沒有選擇,只能舍小保大,以少數人的犧牲,換取大多數人的未來!
同時顧承淵也深知,誰都不想當這個被犧牲的少數人,但這些人在他眼中,也同樣沒有選擇!
彼此都沒有選擇,就很公平!
...
“鐵道部隊兵員補充工作進展如何?聯合政治工作部與地方行政機構是否完成指標?”
跳過這個既無奈、又略顯沉重的話題,顧承淵突然問到了新兵征召的問題。
沒辦法,鐵道部隊人員消耗如此之大,為了不影響他的下一步戰略,必須時刻保持鐵道部隊的滿編狀態。
“報告首長,有關于鐵道部隊的征兵工作,聯合政治工作部的李主任、和各地方聚集地負責人都非常配合!”
“除了作為重要軍工生產基地的清河聚集地、湛江基地市因為免征政策外,其余地方都非常配合,幸存者們也都踴躍報名參軍!”
“就在三天前,各地方就已經提前完成了分配到各處的征兵額度。”
“共4萬名鐵道部隊新兵已經陸續抵達夜市,并入駐興建在溪水區中心的中州陸軍第一綜合訓練基地、與中州陸軍第二綜合訓練基地!”
戰區鐵道部隊司令員張振國所提到的‘中州陸軍第一綜合訓練基地’、與‘中州陸軍第二綜合訓練基地’,是戰區聯合作戰指揮部為進一步提高新兵軍事素質,于年前就開始籌備修建、直屬于戰區陸軍機關的大型綜合性陸軍訓練基地。
兩個陸軍綜合訓練基地位于原溪水區中心區域,標準化建成有:
實彈訓練區:多距離靶場(25-800)、移動靶系統、裝甲載具射擊平臺
戰術仿真區:城鎮巷戰模擬場(廢墟重建比例1:1)、山地攻堅場、生化污染環境作戰隧道
專業訓練場:裝甲兵駕駛場、工程兵布雷場
保障體系:兵營、食堂、醫院(衛勤等級2)
目前兩座陸軍綜合訓練基地單座能容納2萬新兵同時展開訓練,總訓練時長為期1個月。
共開設單兵戰術基礎(躍進
臥倒
掩體利用)、戰傷救護(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