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也知道陳淮生是為自己好,而且陳淮生的修行天賦越來越突出,也讓蔡晉陽對對方的判斷十分看重。
“晉陽師兄,你我之間我就不繞圈子了,其實你自己是可以測試一下你自己對符箓禁咒是否敏感的。”
陳淮生也不會為對方做決定,這要他自己來判斷決策。
“像尋常人對符箓禁咒的理解記憶是很艱難的,一張符文看上三天,讀背上百遍都未必能記住,睡一覺起來就又忘得一干二凈,而且就算能記住,吟誦之后,但體內靈力感應不強,那在這方面也就沒什么天賦。”
陳淮生知道這些道理蔡晉陽都應該明白,他只是需要有人來幫他把把關,或者說鼓鼓勁兒,堅定一下信心罷了。
“可如果入心就有印象,而且一吟誦就有感應,那就說明可以朝這方面努力了,一旦境界到煉氣高段,就可以嘗試制作描畫符箓了,結合吟誦,那威力未必就比劍修和法術遜色,而且若是在符文上有天賦,往往意味著靈根好,悟性強,在飛升突破時更有容易,……”
蔡晉陽有些心動。
實際上他知道自己對符咒字紋是有些敏感的。
最簡單的一個道理就是當他還是煉氣二重時,無意間和與其他師兄弟們接觸到符文經卷,一段符文他稍加讀背幾遍就能記在心中,而且很久都不會忘,而其他師兄弟不少根本就記不住,甚至連看那那些字符圖案都區分不清楚,更別說背下來了。
但在重華派中,首重劍修,再是法術,符箓禁咒一直是被視為末類,不受重視,更多時候都是作為一種附帶類的修習,只要能使用匠作堂制作出來的符箓便夠了,基本上沒有誰會去專門修行符箓禁咒。
而重華派的符箓制作也是以制符為主,幾乎不涉及到箓。
符和箓是有區別的,符重材質,箓重字文。
簡而言之,符的強弱,主要取決于符師制作符的材質以及加工手段,而箓的優劣,則主要取決于在符師描畫時對符文字符的理解運用和靈力運用相結合。
陳淮生是真心希望自己周圍的師兄弟們能盡快強大起來。
盧文申的死對他觸動很大,遠勝于當年在天寨一戰時甄云培、方寶玉等人的戰死。
當初甄云培和方寶玉他雖然認識,但卻沒有交道,而且二人戰死也不是當著他面,而是事后見到,所以雖然也震動不小,但卻沒有這一次盧文申的死如此直觀和觸動。
雖然盧文申和他并沒有太深的交情,但道會一道相處這么久,而且這一次又是一道來河北,卻連河岸都沒抵達就被一頭妖獸給生吞活吃了,這對陳淮生刺激太大了。
而且從朗陵到河北,這么多重華弟子,尤其是自己熟悉認識的人,死一個就少一個,這種感覺特別地讓他有一種危機感。
所以他迫切地希望自己身旁的朋友熟人師兄弟們能迅速強大起來,不至于在宗門生存過程中一個個消失。
但他知道自己這種想法是不切實際的。
重華派在進入河北立足過程中必定會遭遇各種危險,像盧文申那樣的情況還會不斷發生,一直到重華派真正在河北這邊壯大發展起來,尋常勢力再也不敢輕易挑釁招惹時,可能才會有所改善。
而在前期,這種危險隨時可能爆發,變成殺戮和死亡。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