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淮生離開東元鎮之前是去見過于鳳謙一面的。
哪怕再是心有靈犀,兩人也都知道各自有各自的目標和任務,決不能自毀前程。
兒女情長對修士來說,都要放在修行大計之后,更別說對于鳳謙和陳淮生二人來說,現在更不是你儂我儂的時候。
于鳳謙要和圣火宗的師門長輩一道等待云蜃真境的出現,而陳淮生已經放棄了這個打算,他有自己的行程,但考慮到因為太乙靈體的巨大花銷,哪怕于鳳謙幫他借了幾萬靈石,仍然是所剩無幾。
而要繼續南下還要去汴京和洛邑,保不準可能還有其他需要,陳淮生又在圣火宗這邊借了二萬靈石,才覺得踏實。
在汴京城沒花出去,但在洛邑城,陳淮生就打算要把這二萬靈石派上用場了。
“按照你的要求,我選了選,這里有三十二份道經功訣,你自己可以先看一看,如果覺得對你有用,你就留下,……”
上一次在華林園事情上的合作讓宓少華與陳淮生的關系大幅度拉近了,甚至可以說他們二人建立在利益之上的關系比起一般的朋友關系更為緊密。
誰都知道這種事情一旦泄露,陳淮生自然無法在大趙立足,要面臨來自官家趙氏和道宮以及西唐方面的追緝甚至是追殺,而宓少華則有可能是要直接被誅殺的,甚至都要連累各自所在的宗門和家族。
二人因為這樁事兒被捆綁在了一起,也使得二人的關系遠超平常朋友。
三十二冊經訣也是按照陳淮生所提及的范圍來選的,對宓少華來說,這些東西都沒有多少意義,他早就失去了再在修行上前進的動力了,尤其是在看到陳淮生與日俱進的進境,再看看自己的稟賦,就更是沒有了興趣。
宓少華現在已經年近五十,膝下也有四子二女,但四子中有兩子一女都是尋常凡人,一子是后天道種,僅有一子一女是先天道種,現在剛滿十歲。
照理說,像宓家這樣的大家望族,資源并不缺乏,宓少華也算嫡子,他的子嗣自然也能得到優遇,但是宓少華卻清楚,大家族也有大家族的難處和痛點。
單是自己父親這一脈,自己這一輩就有兄弟姊妹二十余人,即便是所謂的嫡子嫡女,也就是所謂道侶所出也是十三人,他們的子女加起來更是多達六十余人,而其中先天道種就有二十余人,比自己這一兒一女稟賦更好的也有六七個。
而且大家族中雖然也談嫡庶之分,但并不那么看重,自己父親伴侍所出的兄弟姊妹還有十來個,他們年齡也都不小,一樣也有三十多個子女,其中先天道種也有十來個。
也就是說自己這對子女在整個下一輩中根本排不上號,若是一定要論稟賦,宓少華估計要排到十多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