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今天手頭的政務處理完畢之后,朱元璋想起了被自己弄去養豬的梅殷。
想起梅殷做出來的混賬事兒,朱元璋的心里還是覺得憋悶。
朱元璋詢問梅殷在鄉下的喂豬生活,這當然不是說朱元璋擔心他過得不好。
而是朱元璋想要看到,那個混賬過得有多凄慘。
讓他好好的日子不過,非要找死!
來撩撥自己的虎須!
其實根本不必要多問,朱元璋就能確定,梅殷肯定過的一點兒都不好。
朱元璋以前就是窮苦出身,在鄉間生活多年。
明白尋常百姓的日子是怎么過的,那當真是處處艱難。
而梅殷那蠢貨,又是個沒有吃過苦的人。
自幼養尊處優,對于鄉村的各種生活都不熟悉。
此時被自己丟到鄉村去生活,必然會吃盡苦頭。
更何況,自己不僅讓他到鄉村生活,還讓他養豬。
只要想一想梅殷弄了一身豬屎味兒,鞋上粘的都是豬屎的狼狽樣子,朱元璋就覺得分外的開懷。
依照梅殷那蠢貨的德性,來到鄉村之后,事事需要自己動手,只怕連火都生不起來,飯都不會做。
只能吃些冷飯!
朱元璋知道,在鄉村里面生活,這些還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鄉村里的人情世故。
這是真的讓人頭疼。
習慣并能掌握這些的人,可以如魚得水。
可是不習慣的人,卻會活得步步艱難。
雙水村的那些原住民,要么在亂世里死了,要么是逃走了,不剩下幾戶。
大多都是后來,從各處遷移過去的,沒有那樣的排外。
但這些人,去雙水村最晚的,也都在那里生活了三五年,早就已經在雙水村站穩了腳步。
和他們相比,梅殷就是一個妥妥的后來者!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梅殷要想要在雙水村那里站穩腳步,可謂是千難萬難。
若是自己這樣,打小就熟悉鄉村生活,還有一些本事的人,來到雙水村,憑借自己的本領,能在一個月內就融入雙水村,并在雙水村站住腳跟。
梅殷他行嗎?
在這上面,他根本就沒有辦法和自己比!
這梅殷就是一個,根本沒有在鄉村生活過的人。
不知道鄉村相處的規則。
一向又養尊處優。
就他那樣的,來到鄉村別說一個月,就是一年兩年,也很難融入進去!
出身富貴的梅殷,來到那里之后,就跟羊群里跑了頭驢沒什么區別。
是那樣的扎眼!
對于這一點,朱元璋很有自信。
“回稟上位,關于梅殷那里的消息,還沒有傳過來。
不過從目前得到的消息來看,他在雙水村的生活,肯定不會太美妙。
按照安排事務的人所說,給梅殷安排的雙水村,基本已經是住滿了。
梅殷到那里之后,只分了一間破破爛爛,連門窗都沒有的茅草屋。
沒有院墻,家徒四壁。
田地也只有五畝,還不是上等的好田。
其中有超過一半,都是荒地。
除了這些他還要養豬”
聽到這消息,朱元璋臉上頓時露出了笑容。
就那家伙的本事,到了鄉村之后,一應東西都給他準備齊全,他都會活得無比的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