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為了修建中都城而死,也他們的榮幸。
他們死了,就從別的地方再弄更多的勞役過來。
大明別的不多,就是人多。
多死上一些也無妨。
只要能把中都城給建好,那一切就值了!
修建中都城大于天!
老薛你也知道了,元宵晚宴都發生了什么事。
劉伯溫和他背后的浙東人,還是賊心不死,想要卷土重來!
和咱在這中都城上較量較量!
這事兒咱可不能讓他們!
劉伯溫現在,看起來像是沒了牙的老虎,但絕對不可小覷。
這中都城可是咱們全部的心血,一天不建成,一天沒遷都,我這心里面就有些不夠安穩。
只有把這事辦成了,咱們這些人才算是真正的無憂了!
浙東和大量江南人再怎么跳也,絕對不是咱們的對手。
你以為我和劉伯溫斗的死去活來,真的只是為了遷都嗎?
是,也不是。
因為這事,利益牽扯太大了。
都城越靠近哪里,就越對哪邊有利。
在南京那邊,對江南的那些讀書人有利。
若是到了中都城這里,周圍的眾多地方都是咱們的地盤。
就沒有江南那些讀書人太多的事兒了。
江南的那些人,讀書厲害的很。
咱們這些人,打仗都是一把好手。
但論起讀書來,當真不是他們的對手。
咱們這一代人,自然不用怕他們。
可咱們的后代可就不行了,到了后來必然會被文官給超越。
因為,大明只有一次開國之戰,今后卻每三年都會舉行一次科舉!
咱們頂尖的武勛就這么點人,隨著時間的推移,都會凋零。
可文官們不會。
文官們通過科舉,會有源源不斷的人進入朝堂。
此消彼長之下,我們勛貴的后人,絕對不是他們對手。
這等事兒,想想就讓人心里難受。
所以,中都城必須要盡快的修好,盡快的落實。
只有遷都遷到這里,今后咱們的子孫,才能夠緊密的和皇帝站在一起。
那些難纏的文官,在中都城這里跳不起來!
畢竟這里可不光是上位的老家,同樣是咱們勛貴的老家。
在這里說話算話的,只能是上位,還有咱們這些勛貴的后代。
而不是那些文官!”
李善長說這話時,顯得有些苦口婆心。
“所以啊,老薛!”
他伸手在薛祥的肩膀上拍了拍。
“這件事必須要做,哪怕是人用人命去堆,也必須要在十月之前全部完工!
只要完成了,那就是大功一件!
至于死一些人無關緊要,上位不會怪罪。
且不說這件事情,不會傳到上位耳朵里,就算是真的傳到了,咱們都已經把中都城給修好了。
花費了這么多的錢財,又因此而死了那么多的百姓,方才修建成了這中都城。
陛下本來就是一個生性節儉的人,在這種情況下,他又豈能不遷都?
不遷都的話,這些錢財不都是白費了,這些人不就白死了?
對于上位來說,浪費就是最大的罪過!
所以,只要咱們把中都城給修好,別管上位到時間樂意不得,他都必須要捏著鼻子認下這件事。
只管放手去做吧,不要怕死人!
出了任何事情,都有咱在前面頂著!”
在說這些話的時候,李善長身板挺的筆直。
帶著強烈的信心。
他有這個資格說這樣的話。
他李善長乃是大明開國六國公之首。
執掌中書省多年,雖不擔任丞相了,可真正的相權還在他的手中。
什么樣的事兒,他都能扛下來!
這是他李善長說的。
如此過了一陣兒,他又不由的想起了那個已經被弄去喂豬的梅殷,不由的笑了笑。
那一個不知天高地厚,妄圖螳臂當車的棄子而已。
沒有必要太放在心上。
他也相信,胡惟庸不會讓自己失望的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