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是說動了朱元璋開了科舉。
這件事兒對于他們而言,當真是一件無與倫比的盛事。
科舉才是他們這些文人士大夫階層最為重要的一個事情。
沒有之一!
這是他們的根基之所在!
只要皇帝堅持以科舉取士,而科舉考試的內容,還是他們儒家的東西。
那么別管讀書人里,誰在浮浮沉沉,但有一點終究沒變。
那就是整體的讀書人的利益,能夠被保存。
并且還會隨著時間的發展,越來越壯大。
尤其是一個國家經歷了幾個皇帝之后,更是如此。
隨著那些在戰場上,追隨著皇帝的開國功勛們,一個個的去世,位置騰出來。
到了后面,從朝到地方,占據主導地位的一定是他們讀書人!
這點原因倒也簡單!
畢竟開國之戰,一般而言只有一次。
但是科舉往往三年取士一次。
還在整個社會,都形成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風氣。
會有無數的人,為之皓首窮經。
只要把讀書和做官聯系到一起,儒家的地位就牢不可破!
這自然是他們這些人所積極推動的事兒。
而在他們的積極推動之下,洪武皇帝終于開了科舉。
他們以為終于是大獲全勝了。
今后都不必再為這個事多操心。
哪能想到,這一次科舉之后,皇帝老兒直接就把科舉給停了。
非要說科舉取士,取的都是庸才。
一個個看起來名頭不小,卻那都是只會讀書的書呆子。
并且后面又設立了國子監,自己培養生員。
想要取代科舉取士。
這自然是他們所不愿意看到的。
為此一直在進行著努力。
但一直到現在,朱元璋都沒有松口。
雖然他們都很清楚,科舉取士不可能一直被停。
這才是征途
不是哪個皇帝能夠阻止得了的。
就算是朱元璋似乎要無限制的,把科舉給停下去。
他們也清楚,過上一些時間之后,科舉一定會被再次恢復。
但科舉一日不恢復,他們就一日不心安。
在這件事情上,眾多的讀書人可謂是無比的團結。
也都覺得朱元璋這個要飯花子,特別的難伺候。
這要飯花子放牛娃,真是沒一點眼光。
什么叫做選舉的人只會讀書?
讀書有什么不好?
讀圣賢文章這些才是最為重要的事。
只要通經義,別的也就都通了。
要不怎么會有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了?
要不為什么,會有半部論語治法?
可見讀書非常有用。
圣人的煌煌大義,怎么能讓這等狗賊進行污蔑?!
“諸位,現在最為重要的一點兒,是要把矛頭指向過的國子監。
把國子監教授出來的人給搞臭!
讓皇帝明白,他用國子監培養出來的人,才是真正的不堪大用
撞了南墻之后,他才會轉過頭來,再次倒向咱們。
明白咱們才是最好的。”
有人忍不住出聲說道。
“我看不僅僅是要搞臭國子監,最重要的是把那個擔任國子監祭酒的北方蠻子給弄下去。
那人簡直就是我文人當中的恥辱!
離經叛道!
明明是圣人門徒,卻偏偏要做出一些違背圣人的是。
把至圣先師的仁義禮智信這些全都忘了。
只在那里拼命的迎合皇帝。
真是丟人!
現在國子監那里,全靠此人撐著。
只要想方設法的把這人給扳倒,國子監那里再也找不到他那樣的人。
最好是把他給弄下去之后,由咱們這邊的人,前去擔任國子監的祭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