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看日k線的結構,同樣具備較積極的展望,機會是跌出來的,而且就4月中旬下跌以來,又快又急,將指數從4169點高位持續壓低到周三的低位3781點,過去半年以來,最大的下跌幅度都是在這一階段產生。
從持續的絕對空間,到持續的時間來看,以及關鍵的技術條件,都指向持續壓低后必然會帶來反攻的技術發展態勢。這從可量化的數據來看,一方面也是指數跌落到了去年11月份反彈前的低點區域,以及震蕩促成漲勢的震蕩區域。
這一位置極具有平穩指數的效應,而這和我們在月線上觀察到的情況,極其吻合。另外在技術指標上,持續盤跌后,技術指標持續下行,震蕩出技術極值現象。但此前給大家闡釋過,由于下跌空間不大,就造成了反攻再落的技術特征。
這恰好就是過去幾天的表現過程,但隨著反攻再壓低的反復過程,不僅使得空間幅度得到有效擴大,也收跌技術極值特征持續鈍化,由此結構在創造出雙極值的變化關系后,就非常容易帶來較大幅度和強度的反攻行為。
僅就上述日k線上的發展勢頭,也給出對去年低點區域及其技術極值的反攻作出大膽預判。只是這個過程要怎么實現,必須要有具體的應對方案和投資策略,不能想當然。而且縱使反攻后,仍然會面臨上方顯著的技術劣勢。
這些都不容易馬上會得到改變的,即便強反攻,也需要一些時間來逐步扭轉和重構技術優勢,否則就會反攻再回落,表現出趨勢性發展路徑。但上述分析推演,使得對當前持續再跌會反攻的發展預期,十分強烈。
這就使得6月份的行情發展,不是懼怕再持續盤跌,而是要主動擁抱再跌,尤其是持續走低更值得積極一些應對。邏輯上是跌出了機會,策略上可以越跌越買,直到反攻后再擇機調整持倉水平和持倉結構。
剛剛過去的5月末,在央行的精準“滴灌”下,資金面維持平穩均衡,資金分層現象也有所緩解,波動弱于季節性水平。充裕的流動性疊加經濟基本面變化催生了短債市場行情。截至5月31日收盤,1年期國開債收益率下行3.5個基點至2.1%。展望6月,多位市場人士預計,央行仍將精準“滴灌”,維穩季末流動性,財政支出也會對流動性形成補充,資金利率中樞仍會低于政策利率水平,但仍需提防月中資金面波動對短債市場的影響。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