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wd全a收漲2%,核心消費強勢,歸因看:1)美債初現見頂跡象,國內基本面漸進復蘇多維驗證,中/m.利差收斂;2)/中/央/.加杠桿,證偽市場對政策力度的疑慮;3)中/m.經貿關系釋放改善信號。北向資金凈流出亦明顯收窄。后續關注:1)m國財政部發債計劃,美、日央行會議;2)apec峰會。美股標普500、納指均跌超2.5%,主因美債收益率高位,大幅壓低美股性價比,標普500當前erp-0.2,為2010年來下沿。谷歌云業務收入、云廠商q3整體資本開支不及預期亦有擾動。不過ai商業化加速、云廠商明年資本開支上調疊加全球半導體周期回升,美股科技或仍處業績上行期。
從9月工業企業經營數據看:1)利潤總量,量端穩健,價端、利潤率改善,1-9月利潤累計同比-9%,較8月改善,利潤增長彈性大于營收;2)利潤結構,公用、裝備制造絕對增速領先,中游材料、消費品制造增速改善幅度較大,且利潤占比回升較明顯;3)庫存,9月國內工業企業產成品名義庫存連續2個月環比上行,實際庫存拐點初現,同時,m國去庫周期亦有見底跡象,制造業庫存同比已連續2個月回升;4)9月末,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仍持平于57.6%,企業加杠桿動力不足。啟示:利潤與庫存均進入改善通道,國內主動補庫能見度提升,彈性待觀察。m國去庫亦有見底跡象,出口鏈制造勝率提升。
截至2023.10.29,全a非st財報披露率78.3%,基于已有數據,可比口徑下,以整體法計算,3q23全a歸母凈利潤季累增速-0.7%,較前值-2.9%回升2.2ppt。維持3q23或確認1h23為本輪企業盈利底的判斷。結構上,公共產業以及中游制造仍為絕對景氣占優的方向,而中游材料以及tmt的環比改善幅度或較大。行業層面,絕對景氣高位的集中在預期充分的出行鏈,而困境反轉的信號愈加明顯的則集中在醫藥(悲觀預期price較充分,明年增速回升預期強)、電子(半導體邊際改善趨勢明確、消電庫存逐步出清,新品發布催化)、重資產化工(去庫周期接近尾聲)、工業金屬(漲價)等。
盡管年中碳酸鋰價格有所反彈,但因下游需求不旺讓鋰價再次坐上“滑滑梯”。上海鋼聯10月2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當日電池級碳酸鋰平均報價為17.4萬元/噸,較6月中旬的31.5萬元/噸跌幅超過40%。鋰價的波動變化直接影響到鋰礦企業的業績表現。從天齊鋰業、融捷股份、藏格礦業、金圓股份等多家行業公司三季報成績單不難看出,鋰價再度下跌不僅大幅削弱了上游礦企的賺錢能力,更有公司因價格接連下挫出現虧損。那么,決定上游礦企“命運”的鋰價后續走勢如何?對此,有熟悉鋰鹽產業人士,近期礦企端的減產“挺價”或讓碳酸鋰價格止住下跌勢頭,隨著青海鹽湖入冬產能受限,四季度碳酸鋰價格或將得到一定支撐。
看好周期底部向上,微觀結構好的設備材料與醫藥。市場底部反彈,投資機會在風險特征適中,微觀交易結構好,預期分歧大的方向,重點選擇行業周期處于底部向上的細分領域。推薦:1)低庫存+新需求邏輯,線索一:海外補庫需求拉動+國內制造業出口(通用設備/汽零/電子/有色等);線索二:國產替代需求上升+國內制造業補庫(半導體/軍工/自動化設備/新材料)。2)海外利率高位與國內基本面改善,看好醫藥配置機會。3)從中期而言,底倉選擇低負債與穩定現金流的紅利高股息股票,推薦:公用事業/高速公路/運營商。此外,底部反彈與脈沖關注大金融。
周一早盤主力資金凈流入電子、計算機、光學光電子等板塊,凈流出交運設備、電新行業、非銀金融等板塊,其中交運設備板塊凈流出超22億元。個股方面,五糧液上漲,主力資金凈買入5.05億元,首都在線、賽力斯、中芯國際獲主力資金凈流入居前;江淮汽車遭凈賣出超5億元,張江高科、恩捷股份、中國電信主力資金凈流出額居前。
斯等高位汽車股,周五都是調整的,但低位的汽車股,依然如雨后春筍般不斷地漲停,且又形成了新的板塊梯度,這說明板塊的熱度和持續性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再加上后面還會有不斷的消息催化,低位補漲依然可以繼續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