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北上資金回流,猜想理由:低估值吸引外資布局,實現概率:70%:2023年北上資金呈現先揚后抑態勢,上半年大幅流入,8月以來持續流出。展望2024年,業內普遍認為,隨著中國.經.濟的回升以及人.民.幣的企穩反彈,北上資金有望重新流入a股。
對于2024年北上資金流向,中信建投預計,在當前體量下未來北向資金流入斜率或降低,雙向波動或加大;另一方面,隨著全球金融條件改善,北向資金也存在回流機會。
點評:2024年a股的北上資金凈流入規模或約為150億美元。在歐美投資人較為悲觀的同時,也值得關注來自“國.家.隊”以及中東國.家.等新興市場的資金增量。隨著歲末年初企業結匯需求回升,人.民.幣匯率有望保持堅挺。對股票市場來說,人.民.幣匯率的穩定有利于外資的流入,并且北上資金近年習慣于布局春季行情,后續企穩轉向概率較大。
5.“券商航母”問世,猜想理由:監管支持做大做強,實現概率:60%:證\/監\/會近日表示,將支持頭部證券公司通過業務創新、集團化經營、并購重組等方式做優做強,打造一流的投資銀行,發揮服務實體.經.濟主力軍和維護金融穩定壓艙石的重要作用。
從近年行業發展情況來看,與海外投行機構相比,國內尚未有“航母級頭部券商”誕生。2023年上半年,高盛總資產規模是國內龍頭券商中信證券的7.6倍,營業收入是中信證券的5.2倍,凈利潤是中信證券的2.7倍。
2023年以來,銀河證券和中金公司合并、平安證券重組方正證券等傳聞不斷。業內認為,打造航母級頭部券商的目標,將對國內證券市場的活躍度和吸引力產生積極的影響,同時也將帶動整個板塊的業績增長和估值提升。
6.公募發行回暖,猜想理由:冰點后否極泰來?,實現概率:70%由于2023年股市低迷,公募權益類基金業績普遍不佳,據統計,2023年前11月發行并成立的基金1152只,同比下滑14%;合計募集資金7918億元,同比下降35.7%。權益新發市場整體冷清,指數類產品尤其etf基金逆市突出重圍,成為年內基金業難得的亮點。機構普遍認為,2024年權益市場有望迎來修復,投資者信心也將迎來恢復,基金新發市場有望回暖。未來基金發行不僅是新產品的發行,老產品的持續營銷也至關重要。
點評:參考2015年-2017年基金發行持續降溫的歷史經驗,可以看到本輪基金發行降溫的幅度已經非常極端,預計2024年公募基金發行自底部會有所好轉,2024年偏股型基金發行有望自底部回暖。
7.嚴格監管持續,猜想理由:“零容忍”打擊違法違規,實現概率:90%:根據統計,2023年約百家上市公司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同比翻倍。部分涉及操縱證券市場、財務造假、信披違規的公司、大股東、高管等被重罰上千萬至數億元不等。
近年來,證\/監\/會堅守監管主責主業,全面強化機構監管、行為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加大對財務造假、欺詐發行等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2019年以來,證\/監\/會辦理財務造假案件228件,加大對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等信息披露類案件的查處力度,著力為投資者提供真實的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