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校長便有些不安地望向鄧書記,希望能夠在他那里得到一些暗示。
他在巖山學校當了二十年老師,還是頭一回面對縣委書記這么大的領導,心里緊張,乃是理所當然。
鄧書記便說道:“老哥,江南書記今天就是來實地辦公的,你有什么困難,都可以說,不要藏著掖著。”
鄧校長得到了鼓勵,頓時便有了勇氣,望著衛江南,唉聲嘆氣地說道:“江南書記,不瞞你說,我們這個學校,困難太多了……”
“條件就是這么個條件,師資力量弱,一個老師要帶好幾個班,小學初中的課程都要教,大家都很累。這倒在其次,關鍵是我們沒有好的英語老師。”
“現在不管是中考還是高考,英語都是主課,分數占比很大。我們山區的學生,學不好英語,很吃虧啊。”
“江南書記,你也知道,我們九苗太窮了,孩子們沒有其他任何出路,考出去是他們唯一翻身的機會。哪怕考個大專也是好的。”
“學習成績不好,家長們就沒有繼續送書的動力,很多孩子讀到初二就輟學,家里不愿意繼續送他們去鄉里讀書了。”
衛江南頓時露出尊敬之意。
無疑,鄧校長是一位盡心盡責的合格校長。
并沒有一開口就向他要錢要物,而是先提到了師資力量,提到了英語老師缺乏的問題。
衛江南望向一旁的縣教育局長。
教育局長雙手一攤,無奈地說道:“江南書記,我這邊也沒什么好辦法。好的英語老師到處都缺,巖山這邊條件那么差,沒人愿意過來。”
這也是現實問題。
就算動用行政手段,“強迫”人家過來,身在曹營心在漢,教起來也必定不會盡心盡力,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常務副縣長宋志偉想了想,說道:“書記,我倒是有個建議……可以給一些傾斜。比如說,愿意到這種艱苦地方來教書的老師,工資待遇可以提一點,另外在政治上給予一定的優待。優先考慮入黨,優先考慮轉正什么的。總是要給一些實實在在的好處,才能吸引人才。”
衛江南笑了:“志偉縣長這個建議非常好,我認為很有可行性。老徐,你們教育局,馬上拿一個方案出來,就按照志偉縣長這個思路去搞。”
“另外啊,這個方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確定好,那些學校才算是艱苦地方。不然的話,執行起來,又會變味了。”
對此,衛江南是有深刻認識的。
比如說,在縣里,六苗,九苗,羅塘都算是落后鄉鎮,都是比較艱苦的地方。但六苗鎮鎮政府所在地的學校,和巖山中心學校,卻沒有任何可比性。
到時候,一些有關系有門路的人,跑到六苗鎮中心學校去教個兩年書,資歷就有了,入黨,轉正什么都優先,反倒失去了原有的意義。
所以在做規劃的時候,就必須提前考慮到這些問題,盡可能地讓優惠政策落實到那些真正需要的人頭上去。
“另外呢,還要設置具體的考核指標。身在曹營心在漢那種情況,必須要杜絕。”
“他人來了,心不在,教學質量肯定就不行。”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考慮一下志愿者。這個我和靜江衛視那邊去打招呼,請他們幫著做一些公益廣告,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到大山深處來支教。”
“鄧校長的思路是對的,解決教育問題,首先就是要優先保證教學質量。”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