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品牌想要在偌大的競爭市場站穩腳跟,打響口碑戰是重中之重。
聞言,劉世強搖了搖頭,“你的貨這么好,我怎么會砸手里呢,我這個人做生意也是很挑的,如果你的貨不好,我也不可能一下子就開口要這么多。”
“況且……”劉世強自信的笑了笑,“我手里有多家供銷社的銷售渠道,這點罐頭還是能吃的下的。”
這句話,絕非吹牛。
劉世強在南城也算是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人物。
他手里光是城區的供銷社,就足夠吃得下這幾萬瓶罐頭,更不提幾十個大小鄉鎮的供銷社。
5萬瓶罐頭,在他手里真就是灑灑水的程度。
就按照目前的銷量,別說5萬瓶,就是50萬瓶,他都可以輕而易舉的吃下。
和這樣的人合作,很有前景。
趙山河直覺得有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之感。
真是遇貴人了。
即使沒有其他的銷售渠道,光是劉世強手里的幾十個供銷社也完全可以搞活這個生意。
趙山河的心定了,見劉世強嘴里的煙抽完,又忙不迭遞上去一根,“劉主任,你真是我的貴人,我馬上就通知工人裝貨,你先稍坐片刻,我去泡壺茶,咱倆好好聊一聊。”
“好,去吧。”
不知怎么的,劉世強覺得和趙山河一見如故。
趙山河看著年輕,可經驗豐富,嘴上功夫好,把人伺候的很舒坦。
出了待客室,趙山河翻出了身上僅帶的兩千多塊錢,剛才急慌慌的出門,倒是忘了多帶點錢過來,不過這些也差不多夠了。
出了罐頭廠,開上三輪車,在周遭逛了一圈,只用了不到半個小時,趙山河就拎著一個紅袋子進了待客廳。
“劉主任久等了,廠子里沒茶葉了,我就備了一份薄禮,你回去嘗嘗,要是合胃口,改日我親自登門多送點。”
接過袋子,沉甸甸的,劉世強只看了一眼,就樂出了聲。
袋子里裝的是兩條華子,兩瓶茅臺,還有一沓錢,分量不輕,趙山塞了2000塊錢在里面。
動動錢財,也是拉進關系。
長久的合作都是建立在長久的利益之上。
劉世強本就是靠著供銷社發家的,其中的油水早就是撈的盆滿缽滿,說一句家產萬貫也不稀奇。
越是這樣的人,越容易被錢收買。
眼里只認錢,才是最好拿捏的。
“你這小子,會來事兒!”劉世強夸贊道。
趙山河是個聰明人。
一點就透。
他就愿意和聰明人打交道。
來來往往的,不廝磨出點油水,誰也不愿意做上趕子的買賣。
這個道理劉世強懂,趙山河更懂。
都是踏馬的站在風口浪尖行走,目的不就是鬧兩個好錢花花。
把人伺候舒坦了,這以后的路就能好走不少。
“劉主任,以后我這罐頭還得多仰仗你了。”趙山河道。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